南康区客家联谊会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6-02-29
在赣州客家联谊会的指导下,在南康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支持配合下,南康客家联谊会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着力招贤纳士,搭建好会员活动平台,丰富会员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关注文化和民生事业。现将2015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招贤纳士,健全工作制度,全力构建联谊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1、着力招贤纳士。优秀企业家、社会各界精英和热爱客家事业的优秀人士都是我们联谊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招贤纳士,尽可能多的把优秀企业家、社会各界精英和热爱客家事业的优秀人士吸纳到南康客家联谊会中来,从而更好的为客家联谊服务。
2、加强信息交流。为加强信息交流,我们建立了短信平台和微信。通过短信平台和微信,传达南康客家联谊会的会议精神,通报本会活动情况,宣传介绍南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信息,加强联络,共商。
二、搭建活动平台、加强联络交流,扩大南康客家联谊会的影响力
1、丰富会员活动内容。自从确定建立南康家具希望学校以来,积极组织会员为南康家具希望学校认捐,已经有不少会员认捐了建校款项,捐款30万以上的有20人,其中捐款100万以上的有王家新、方学平、刘学春、刘维平、张宏仙、廖小平、郭春平、朱启荣。
2、搭建会员活动平台。为使客联会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在“三个结合”上做实工作,即与联络我区在外乡亲,发挥人才优势结合起来;与摄影协会、观赏石协会、书画协会、产业协会的活动开展结合起来,与政协的视察、调研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平台的搭建,既丰富了活动内容,更寻找到了活动的载体。
3、加强内外联络,扩大联谊会影响力。组织有关会员到广东、福建、江苏等地考察,密切与家乡在外人员的联系。加强与各兄弟县(市)客家联谊会的联系交往活动,密切关系,增进了解和合作。
4、拓展会员活动领域。以搭建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范围,增强联谊会的凝聚力。根据会员的需求和爱好,搭建一些小型的活动平台,如组织趣味体育比赛、羽毛球的比赛等活动,增强活力,增强凝聚力。
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挖掘南康客家文化资源
1、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南康经济发展是我会的宗旨之一,我们着力把南康客联会工作与推进“主动融入都市区,提速提质促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真抓实干兴南康”发展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与南康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客家联谊会的活动与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等招商引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对会员给家乡建设作贡献情况,特别是帮扶贫困群体、公益事业等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宣传会员中回报家乡,为南康建设献计出力作贡献的先进事迹。
2、挖掘南康客家文化资源。鼓励会员积极加强撰写和交流客家学术论文,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影响。从创新客家文化的历史使命出发,充分挖掘客家文化的潜能,赋予客家文化以时代内涵。体现南康客家的特色,打响客家名人牌,挖掘整合文物古迹,弘扬客家民风民俗,打造客家文化精品,提升南康的文化品位。2012年与南康百家姓和谐城筹委员会联合编辑《源远流长》一书,社会反映良好、评价较多。去年和今年我们又和百家姓和谐城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收集和整理客家姓氏族谱等资料,编纂了《源远流长Ⅱ》,该书收录了和反映了部分客家姓氏文化的史料。积极配合赣州市政协编写《客家美食—南康篇》。
3、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契机,把支持农村土坯房改造与客家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若干意见》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其中土坯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南康客家联谊会倡议会员积极支持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且把土坯房改造与加大客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结合起来,发展繁荣客家文化事业。如组织会员深入谭邦古城、唐江古镇进行考察。
南康客家联谊会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许多活动还没有很好开展,许多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尤其是会员活动的范围比较小,活动的平台比较少,联络的渠道不够多等等。
四、工作打算
2015年,是社会改革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发展客家事业为己任,振奋精神,团结务实,积极开展工作,精心组织活动,争取做出更大更直接的贡献。
1、开展多种面向全体会员的活动。今年要组织面向全体会员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组织会员参观客家典型景点,参加社团举办的其他活动,包括组织会员到外地考察、旅游。
2、加强宣传工作。要加强与报纸和网络的联系,借助传媒,特别是新媒体的力量,广泛宣传南康客家文化,宣传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宣传蓬勃发展的客家事业。
3、做好募集资金的工作。要更积极主动地争取财政、社会和会员的支持,多渠道募集资金,为开展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4、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我市客家文化资源,赋予客家文化以时代内涵。体现南康客家的特色,打响客家名人牌,整合文物古迹,弘扬客家民风民俗,打造客家文化精品,提升南康的文化品位。
5、加强自身建设。要加强组织发展工作,充实本会各工作机构的力量,明确工作任务,做好工作分工,鼓励、支持各工作机构主动开展工作,健全各工作机构。简化会员入会流程和手续。充分发挥个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激励机制,使各项会务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