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县客联会201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6-02-29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赣州市客联会的指导下,全南县客联会坚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务实,弘扬客家精神,积极开展对外联谊交友,宣传推介全南,为“四个全南”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14年以来工作情况
(一)深挖客家文化底蕴。一是开展了对客家习俗、客家语言、客家饮食、客家风情等客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组织力量重点就中寨、雅溪客家围屋进行了修善保护;对客家茶点全南腊子制作技艺进行了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积极跟进客家擂茶、客家熏鸡、全南猪红、客家酿豆腐、磨斋等“非遗”项目申报。通过努力,12月份,我县的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正式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二是认真做好客家特色民俗活动香火龙、五节龙、灯火龙、车马灯、花棍舞、花鼓戏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三是组织编写《全南客家文化大观》书籍,目前正加紧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四是邀请江西电视台“赣风”栏目组对客家妇女蓝巾帕制作进行录像采集,并制作成专题片播出。五是邀请省摄影家协会走进全南拍摄我县非遗精品项目:花棍舞、擂茶、蓝巾帕、车马灯、磨斋等。
(二)组织会员开展活动。一是县客联会联合县文联,成功举办了“秀美全南”客家旅游摄影大赛,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组织会员和委员开展生态旅游业和推进养老服务业改革的调研活动,向政府提交了《全南客家旅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和《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三是开展资助客家贫困学子活动。通过会员捐资,向5名贫困学子捐款5000元,进一步扩大了客联会的社会影响力。四是协助省政协开展救孤助残活动,共向10名听障儿童和100名听障老人免费发放助听器。五是与县文化馆联合组织开展春节客家特色文化活动表演,如中寨舞香火龙、龙源坝镇香火龙、江坪灯火龙、社迳乡黄田江五节龙表演、大吉山舞黄龙、大吉山客家瑞狮等;六是在县文化广场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暨全南县文化遗产成果展,展示民俗实物、文物实物及相关图片。同时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廖晓清在县文化广场现场制作,让大众进一步了解擂茶。
(三)搭建联谊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网站等媒体以及世界攀岩冠军钟齐鑫的社会影响力对外宣传全南,增强在外客家乡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4年,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客家全南恳亲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客家全南人返乡投资创业,促进了全南苏区振兴发展。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我们尽职尽责做了一些事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经费,增加了工作开展难度;二是客联会自身宣传不够,社会知晓率有限,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2015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做好客家全南宣传工作。
二是做好全南县政协扶贫救助会的成立筹备工作,为会员,还有社会爱心人士搭建慈善捐助平台,更好地为善良、勤劳、智慧、淳朴的全南客家人服务。
三是继续开展专题调研。选择事关我县经济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写出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参考。
四是加强与其他客家县市的联谊活动,到客家工作做得较好的县市去学习考察。
五是做好《客家全南文化大观》书籍的组稿、编写工作。
六是做好国家非遗项目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深入挖崛与艺术提升工作。
全南县客家联谊会
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