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讲堂
首页 > 客家讲堂

赣南的历史沿革与赣南的方言

发布时间:2016-02-29



  3、 赣南方言的划分之我见

  笔者根据田野的考察和调查,赣南的方言一共有三类:一是占赣南人口90%以上,分布面积最广,地域上和闽西、粤东连片的客家话方言区;二是以赣州中心城区和信丰县城区为中心,大约现今共有70万人口的两个西南官话方言岛;三是在赣县的茅店和江口一带零星分布有三处闽南话方言岛,总人口约在5千人以下。

  (1)、客家话语言区

  赣南主要是客家话语言区,每一个县市区多说客家话,或者说每一个县市区都有人说客家话。综观全国各地的客家话,基本上能够相互通话,但各地的客家话又不尽相同。赣南客家话就和闽西、粤东、粤北客家话的不同是人人都能察觉到的,就赣南本身而言,各县之间的客家话也略有不同。笔者在此仅凭直觉对赣南客家话趋同差异,作一个简单划分解读,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A、 赣康片

  赣康片包括赣县、章贡区的郊区、南康区、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信丰县5县2区。上述区域的客家话较为趋于一致,原因是上述区域是以赣州盆地为核心,盆地占地有1400平方公里,人口密集,数量众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上上述区域基本上属于章江流域,尽管信丰县地处贡江流域的桃江水系,但桃江与章江的分水岭是一个低矮缓漫的山口,两地之间的交往频繁,所以语言较为趋同一致。

  B、 于兴片

  于兴片是以于都和兴国两县为主,上述两县的客家话都具有翘舌音。

  C、 会安片

  会昌和安远两县的山水相连,古代处在同一条交通线上,即贡江——廉江一线,造成语言较为接近的原因,恐怕就是古人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在安远县的客家话里面,后鼻音的词似乎特别的彰显。

  D、 宁石片

  宁都和石城两县,不仅山水相依,而且在清代乾隆年间同属于宁都直隶州,政治中心的语言是下辖区域内方言的精髓和标志,好像是具有普遍意义。

  E、 瑞金片

  瑞金市的方言也是客家话,但瑞金的客家方言较为特殊,就连赣南大部分人都听不懂。按理说,瑞金是归属于宁都直隶州,其语言应该接近于宁都,但瑞金和宁都之间相隔一座大山,两县分属于不同的贡江支流,互不交通,因而瑞金方言不与宁都方言不相近也情有可原。在水路交通上,瑞金是贡江的源头,按理说其语言应该和下游的会昌或于都接近,其实也不然。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瑞金话独树一帜呢?自唐代以来,瑞金就是通往福建的交通要道,和福建的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特别是在清代,烟叶的开始由福建沿海引进,这吸引了为数众多的闽南人前来种植,直到今天,在绵江河畔的河背街,还保存着赣南为数不多,规模宏大的天后宫,就是瑞金客居的闽南人众多的力证。闽南话的特色,就是语调较客家话要多,而瑞金客家话正是较赣南其他的客家话语调更为丰富,说话显得抑扬顿挫,极富韵律,这样一来,才导致瑞金客家话与赣南其他地方客家话的极大不同。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