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会客厅
首页 > 乡亲会客厅

张华荣

发布时间:2014-06-05 08:48:51

  
  张华荣

  商业巨擘打造世界鞋业中心


   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其实就是众多中国企业家和企业的奇迹。

   乘着改革春风,这批发展壮大的企业家是无比幸运的,但也是艰苦卓绝的。

   自古以来,对于前方未知的事物,人们的恐惧总会多于期待。所以,在计划经济的“闸门”还未完全打开时,要发展经济、创办企业对于这些“胆大”的“门外汉”来说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好在中国从未掉下“水”,中国企业家也就顺利跨过“河”。

   众所周知,每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背后都有着非比寻常的传奇经历,但每一位商业巨子的成长又都不会千篇一律。张华荣,这个中国女鞋制造的先行者,带领着他的华坚集团一路冲破艰难险阻,直到登上世界的“舞台”。

   个子不高,走路很快,目光深邃,说话铿锵有力,一笑眼睛就会眯起来,张华荣的平易近人似乎会让人忘了他的真实身份:亚洲鞋业协会主席、华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董事长。此外,他的“兼职”也会让小小的名片“装”不下: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光彩事业理事会理事……但这些“名头”却没有将他“套”住。

   他一直笑称,“你看我的手就知道,我就是个干活的人。” 没有客套、没有虚伪,一个真诚、谦虚又真实的张华荣和华坚集团在采访的过程中缓缓“流淌”出来。

   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管理着一个拥有2.4万名员工的“制造帝国”;拥有东莞华宝、东莞大龙、江西赣州三大生产基地,并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51条现代化制鞋生产线,年产各类女鞋2000余万双,其中90%用于出口;代理包括NINE WEST、GUESS、MARC FISHER、UNISA、COACH等全球排名前50位的中高档女鞋品牌中的25个。但在张华荣眼里,企业的发展不能仅限于此,为国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才是他要做的。怎样更好地解决就业、更好的“走出去”、让世界鞋业聚焦中国才是他最关心的。

   正如他所言,创先者先天下,创立者立巨擘,创建者建标杆,他和华坚集团誓将中国东莞打造成世界鞋业的中心!

   不走寻常路似乎成了华坚的生存法则之一,亦如它的掌舵者张华荣。

   这个从江西家庭作坊起家,之后南下广东发展壮大,成功后又杀回到江西老家投资兴建基地的企业家,从不走别人已经成功走出的道路。似乎靠自己双脚走出、创造自己的成功之路才是他追寻的,但也许正是他的与众不同,总能想到别人不曾注意的问题,才会带领这艘女鞋制造业的“航母”在国际贸易这片海洋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一直勇往直前。所以,在企业发展中他时而出其不意地给人们抛出“惊喜”,也就不足为奇了,就像这次投资埃塞俄比亚也一样。

  “走进”非洲

   每天生产两千多双皮鞋,近千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熟练地修整皮革、粘鞋底、上鞋带……在机器的嗡嗡声中,工人们认真地埋头工作。花园式的工厂,现代化的流水线,秩序井然的工作流程,如果不是工作台上的黑皮肤,你一定会认为这只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企业的一个缩影,但这个场景却真实而又清晰地出现在这个只要提起就会让人想起“贫穷”的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

   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0公里的“东方工业园”中,就坐落这样一个现代化气派的工厂。华坚集团的到来不仅为这里的人们提供几千个就业岗位,还为埃塞俄比亚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坚在埃塞俄比亚的投资,无疑是给这个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国家打了一剂强心针。而更令人称奇赞叹的是,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工厂,从开始筹建、招工,到最后投入生产只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这样快的速度让已故的埃塞总理梅莱斯都惊叹:“amazing!”(不可思议)。因为这在2012年之前的埃塞俄比亚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就即使在制造业已经成熟的中国,这样的速度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

   如同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之自豪的 “深圳速度”,张华荣就是以这样一个奇迹的“非洲速度”在埃塞俄比亚打响了他走出国门的“第一枪”。

   其实,来埃塞投资也是一个偶然的机遇。” 上天永远垂青那些最犀利的眼睛和能紧紧抓住机会的人。毫无疑问,张华荣就属于这类人。

   “那还是在深圳举办大运会的20l1年。”虽然事隔两年,但提起去埃塞俄比亚投资的经历,张华荣仍难掩激动心情,那双能洞悉一切事物敏锐的双眼似乎更加明亮。

    “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升级,一些企业到非洲发展前景广阔,在非洲可以找到碧水蓝天。”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在很多场合表示,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到非洲做生意的时刻了。

    世行任上林毅夫曾14次考察非洲,他认为,非洲政府若能学习中国政府的一站式工业园区服务,并由政府首脑亲自招商引资,将会极大增强中国企业家资非洲的信心,而非洲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也将为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提供巨大空间。

   “就因为林毅夫向时任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分析了其皮革制鞋业的比较优势:埃塞以牛羊放牧为主,盛产皮革。所以,他建议梅莱斯到中国针对皮革与制鞋业招商。而服装、鞋帽产业也是非洲发展的基础。”作为经济学家,他们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产业也是非洲发展的基础。”作为经济学家,他们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研究、分析得非常透彻,但最终落实到实践中的则是企业家。“而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埃塞俄比亚良好的放牧业为工厂提供了优质而又廉价的原材料,其8500Z万人口中又有一半是劳动力,而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于是,梅莱斯利用来华出席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机会,在广东寻找能到埃塞投资的企业家。虽然他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对于他而言也一样很“骨感”。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得知梅莱斯此行的意图,马上交代省外经贸厅以及其他的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办理此事,约谈一批大型服装鞋帽的制造企业家。于是,一个月后,一个由张华荣担任领队的制造业企业家考察团飞往埃塞俄比亚进行回访和实地考察。作为广东制造业的龙头老大,无论在梅莱斯访华期间还是在埃塞考察时,张华荣都得到这位埃塞俄比亚传奇的前总理高度重视,每次都会和他单独约谈近两个小时。

    在一片广阔的水域面前,白雾苍凉辨不清方向,不是所有人都能擦亮双眼,用极大勇气与胆识闯出一条路,寻找到葱郁的生机。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成功成熟的商人,在判断不清前方究竟是万丈深渊还是勃勃生机的时候,他们是不会轻易冒险尝试的。但,除了那些有眼光、有魄力人,为后是时又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张华荣自然属于那个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路”让他乐此不疲。

   “落户”非洲

   就在考察团中的企业家们全部拒绝了埃塞俄比亚抛来的橄榄枝时,只有张华荣的华坚集团一家企业站了出来,表示愿意为中埃两国的经济交流作出贡献,计划十年内在埃塞俄比亚投资20亿美元兴建战略基地,要知道这些投资可以提供出10万个就业岗位。

   “其他企业家都拒绝了,就您一人勇敢开拓,您就不害怕投资失败吗?”

   有过担心,毕竟当时我已经拥有广东东莞以及江西赣州两大生产基地,42条生产线,年产1600万双高档女鞋,年出口创汇2.6亿美元,最重要的是我还背负着2万人的就业。一旦失败,不仅我一无所有,也会让这些人失去工作。所以,我不能失败。”为了投资埃塞,那一个月里张华荣组织自己的团队开会讨论不下数十次,之后又多次到埃塞俄比亚实地考察,还积极地与华坚的老客户磋商,最终,他们拿出最好的方案投资建厂。

   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所说,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在张华荣看来,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要有执著、淡定、坚持的精神。就应做好四件事:要做有效益的事情,没有效益其它方面都是无法保证的;要做有意义的事情,在经营过程当中,善待员工,善待家人,做受人尊重的事;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能体现价值观和经济价值;要做更长远的事情,有责任和义务让企业可持续经营。无论投资江西赣州、广东东莞还是埃塞俄比亚,张华荣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

   为了让当地员工尽快熟悉工厂现代化的流水作业,华坚集团专门出资将在埃塞俄比亚招收来的90人送往东莞进行培训和学习,并从集团抽调出200人组成精英团队赴埃塞进行指导。随着时间的流逝,购买机器设备与租用的厂房也陆续就位。

   就这样,在2012年的1月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访埃塞俄比亚,他和前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一同见证了华坚一埃塞轻工制造基地备忘录三方的签约仪式。随后,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出席了华坚国际鞋城(埃塞俄比亚)有限公司的剪彩仪式并为其剪彩。自此,华坚集团的埃塞俄比亚工厂2条生产线、500多名工人正式投入生产。不久,所生产的皮鞋就装进了运往美国的集装箱。“3个月,这家工厂就使埃塞俄比亚整个国家的鞋子出口翻了一番。”

   “敢为天下先”正是张华荣的真实写照,而上天也是这样垂爱有头脑又有胆识的人。从11月到次年1月,张华荣只用了3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走出去”与“国际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很感谢客户的支持,他们认可我在埃塞投资建厂,并一如既往地将订单交给我,才让我有勇气去完成这项造福于中埃两国人民的‘工程’。”此时,张华荣的眼中闪烁着真诚,相信正是他的这份诚实与责任心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赏识,并得到员工的爱戴。

   张华荣在埃塞俄比亚的成功投资不仅得到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样也吸引了西方主流媒体的注意,并争相报道。尤其是华坚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出口企业,使得当地皮革品出口增长了57%。

   法新社、美联社、CNN、BBC都报道了这个意义重大的举措。两方媒体称赞其为“中国改变对非洲投资方式”。《纽约时报》说这是中国帮助埃塞发展经济的一种方式,值得美国学习。而CNN则认为,埃塞有取代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工厂”的潜力。

   总之,华坚集团在埃塞俄比亚成功投资,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榜样,同样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的看法。

   如今,在亚的斯亚贝巴的“东方工业园”中,华坚的工厂俨然成为了模范样板。只要外商有意向来埃塞投资,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家都会被带到这个工厂进行参观和考察。这个来自中国的工厂,全然成为了埃塞俄比亚一张招商引资的“王牌”和“名片”。

   “掘金”非洲

   张华荣说,埃塞俄比亚是华坚的一个战略基地,华坚要做全球OEM。一个企业在国内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品牌孵化中心,如果在其他国家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对企业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帮助,中国人不只要创造自己国内的GDP,还要有全球的眼光,多创造国民生产总值 (GNP),要做到全球制造,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所以,制造业走向非洲意义非凡。“就产业梯度来说,低端产业走向非洲,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多技术条件。”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的眼光与思想,心有多

   大“舞台”才有多大。所以,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lO点,周末只休息 半天,不参加任何休闲娱乐活动的张 华荣将全部精力与时间用于思考和工 作,所以,他不仅将自己的企业发展 分析的透彻精准,就连整个行业的发 展前景也看得清清楚楚。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有目共睹。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制造业在中国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升级和转型’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张华荣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主动“走出去”,将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转移到国外,而国内则致力于研发和打造世界鞋业平台等一系列具有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与展示。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与非洲国家一直是友好邦交,所以,每年都会为非洲提供大量的捐助。但在张华荣看来,与其总是“输血”不如让它自己有“造血能力”,不仅具有政治意义,同时还具有更长远的经济意义。“这比慈善捐助和教育更重要,企业发展经济才是非洲唯一的出路和未来。”数据显示,埃塞俄比亚的失业率高达46%,兴建工厂不仅为其解决了就业难题,还为经济发展、出口贸易打下基础。这就足中国3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张华荣将他的工厂和这些成功经验一齐带到了非洲。

    “我是真心希望为非洲解决几万人就业,为中国企业争光。现在很多西方媒体对我们中国的报道不是很正面,我们就是要用行动做给西方人看,我们中国是友好的,是为非洲发展带来积极贡献的!”每个字张华荣都说得铿锵有力!

   但是,在埃塞俄比亚开工厂的一年半时间里,企业效益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好。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埃塞政府并没有给华坚提供一个更加合理、优惠的保护政策。但双方仍存积极地谈判,张华荣说双方已就一些条件达成了共识。

   如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圳特区,针对“三来一补”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厂商来华投资。“只要他们给我一块土地,一个好的政策,我就一定把这个事情做好。十年之内我们将会为他们创造lO亿、20亿、30亿美元的出口创汇。”对此,张华荣还是自信满满。

   虽然艰难的谈判在一年中进行了不下数十次,但是在谈判中,张华荣坚持原则、自尊自信的作风还是让对方为之敬佩与震撼。

   在一个倾盆大雨的日子,张华荣应邀来到埃塞俄比亚政府大楼。当他要进入时被告知,总理接见需要检查。“我为什么要让他们检查?他这么不信任我还请我来做什么?”对这一不礼貌的行为,张华荣有点生气。没有犹豫,他立马转身离开。

   当埃塞俄比亚总理得知此事,对张华荣这种自尊自强的人格更加敬佩了。马上派人把他又请了回来,并当面道歉。“作为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有骨气,尤其是在国外,不能让他们看不起!做的不对事情要改正,但对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中国落后挨打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掌控权如今在我们手里。”张华荣有力地对记者说道。

   现在,一些知名高等学府的EMBA课程已将华坚集团投资埃塞俄比亚当做成功案例写进了教材,而来自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中,也单独将“中国皮鞋的例子”——华坚集团列入其中,从而说明中国对非洲的影响。

    张华荣说,目前埃塞俄比亚的工厂状况越来越好。而且也有一些中国企业家开始争相来非洲进行参观考察。在商界,有这样一个概念:做企业有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之分。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别离”,但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企业家则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张华荣就是那个将家国情怀与国际化视野融人自己生命的优秀企业家。不仅时刻想着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作贡献,还把自己的成功理念带入欠发达的非洲国家,造福于那里的人民。

   游走于世界各地的他,见识得更多,站得更高,也看得更远。一双皮鞋虽小,但它却将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连考在一起,能将梦想与国际化倾注在这一小皮鞋唯有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优秀企业家——张华荣。

   如果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繁荣的盛世景象;同样,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也不会有今天意气风发的华坚集团及其掌舵人——张华荣。

   任何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心中时时都装着国家。家国情怀不仅让他们胸怀更加宽广,眼光也更加深远。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都与他们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个大浪淘沙的社会,无论什么时期,只有勇敢前行的人才不会被淘汰。任何一个企业家的成长都离不开时代的历练,张华荣也不例外。

   努力勤奋、危机感强、想别人所不想是他创业的“宝典”。从8个人的家庭手工作坊到2万人流水线作业的工厂,从江西南昌到广东东莞之后又重新入主老家赣州再到投资非洲,如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条清晰的线路图记载了华坚集团变迁的轨迹。成功与失败、艰辛与强盛交替交织在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业史中,三起三落“惊险”的人生经历让他与墨守成规背道而驰。张华荣说最落魄时曾经想出逃俄罗斯,但强烈的责任感还是让他坚持住了。就像电影大片中跌宕起伏惊险刺激的情节,即使用最平淡的语气平静地诉说仍让人感到了惊心动魄,所以,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在张华荣看来,这段艰辛的创业史仍然难能可贵,即使他早已功成名就。

   务实勤劳的先行者

    “只要不回家种田,干什么都行。”就这样一个单纯的愿望,让张华荣开启了他传奇的创业之旅。

   1958年,江西省南昌县麻丘镇厚溪村一个穷苦人家降生了一个男孩。也许,在人们看来,那个年代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悲情。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化大革命,脱离不开的时代背景,让这个男孩早期的宿命听起来很是悲苦:吃“米汤”长大,初中读了没几天就因家贫辍了学,之后参军入伍,复员又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抱怨,但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驱使着他: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正当人们感叹命运多舛时,他的转折,也是全中国人的转折在历经重重磨难后悄然而至。“改革开放”让已经变得成熟的张华荣抓住了这改写一生命运的机会。

   木工、补锅匠、油漆匠……为了生存,这些能用双手赚钱的工作他全都做过。“那时从没想过要发财,只要不在农村,就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朴实的愿望直到1983年让张华荣尝到了甜头。“那时,我在江西贩卖菜籽,赚了几百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之后,善于思考加之头脑灵活,在生意上张华荣如鱼得水。

   而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飞跃也随之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第七年。那时的改革深入已经使计划经济不能再满足中国的发展需求,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要想致富就必须要适应改革,但在一片茫然中,没有人能预想到未来究竟会怎样。就在此时,有勇有谋的张华荣站了出来,甘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一年,他26岁。

   1984年,张华荣到浙江去贩鞋子,拿到江西卖,虽然很赚钱,但这样两地贩卖太麻烦。于是,他动起了自己做鞋的脑筋。“我觉得浙江的鞋子比我们家乡更先进,就跟他们搞好关系,做了学徒。学了一段时间,掌握了做鞋的要领,1984年下半年,他回到家乡和家里人一起凑了4000元钱,买了3台缝纫机,请了8个人,就这样张华荣的第一家南昌县麻丘厚溪青春鞋帽厂开张了。

  当时工厂每天生产十几双“北京布鞋”,为了赚钱,张华荣都是亲自摆摊售卖。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无论在创业的初期还是发展转型期间,张华荣都吃了不少苦。所以,时至今日那段被打的惨痛经历仍让他记忆犹新。

   事情发生在江西九江。那天和往常一样他的生意很好。但前一个客人买完鞋之后马上回来找他,说自己的钱掉在他的车上,让张华荣还给他。“我把整个摊子都翻遍了也没见到他的钱,可他就一口咬定掉我这了,让我马上还给他。”

  虽然当时读书不多,但家庭的教育和部队的熏陶,让张华荣身上那种诚实守信,耿直坚定的精神异常强烈。“没拿就是没拿,凭什么要拿我辛苦赚的钱给他。”倔强如他,结果可想而知。气急败坏的对方当即叫来帮手将张华荣一顿毒打。脚上一根骨头被打断,肿得如碗口那么粗,好几个月张华荣都无法正 常下地走路。可即使遭受毒打,他依然没有将不属于对方的钱给他。

  经历了“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张华荣也得到了“动心忍性,曾曾益其所不能”。“青春鞋帽厂”几经搬迁和更名,改为“南昌华荣鞋厂”,到1991年,“南昌华荣鞋厂”已完成原始积累,有员工200多人,资本超过100万。

   可由于太过心慈和善良,就在工厂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的时候,张华荣再一次经受被骗,可也就这次被骗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今天的华坚集团。

  “凤凰涅槃”的实干家

  1992年, 一个姓叶的台湾人找到张华荣希望跟他合作成立华坚集团。但台湾人口中大客户的订单以及未来美好的贸易前景就在张华荣购买完大批机器和租用更大的厂房之后像泡沫一样消失幻灭了。

  “他们没有下一分钱,也没有给一份订单。实际上还是我一个人在做。”没有订单,苦撑到1994年、张华荣已经亏得一塌糊涂。当时工厂的员工已经扩大到560人,要负责这么多人的生计问题,此时的张华荣早已心急如焚。就在山穷水尽时,通过江西轻工业公司他接到了一个外贸订单,让张华荣和他的华坚集团柳暗花明。

  之后,珍惜机会的张华荣对每一笔订单都极其认真地对待。质量价格交货时间都严格把关,不输给任何一家工厂。所以,在1994年到1996年的两年中张华荣收获颇丰。

  本以为熬过此次磨难,张华荣和华坚集团从此走上正轨,然而欧共体的反倾销又给他们笼罩上一层阴影。随着欧洲单全部取消,危机意识强烈的张华荣认为江西已经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于是他决定向更为发达的东南沿海“进攻”。

  1996年5月,张华荣独自一人带着几十万元,来到广东东莞。当时东莞的制造业被香港和台湾人所垄断。“我成了第一批进入鞋业的大陆商人,这样广袤的天地我认为大有作为。”于是,张华荣在东莞设立了办事处,开发打样,接订单。不久,他就盘下东莞厚街镇一家即将倒闭的合资鞋厂,出资100万将工厂连同机器一起买下。就这样,东莞华坚鞋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华荣都为自己大胆的决定捏了一把汗:“实际上、我根本付不起这多钱,只能给他欠帐,担保。1998年我卖掉了江西的厂,才全部搬了过来。”

  如果你认为磨难到此结束,张华荣和他的华坚集团和从此就会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那就又猜错了,接下来的情节会更让你大跌眼镜。

  本以为这次可以重新大展拳脚,但一盆“冷水”就把张华荣的热情浇得所剩无几。原来在江西老家张华荣的工厂一直做的是布鞋,而到了东莞却要要做女式皮鞋,而且要用更现代化的机器。没有管理人才,也没有稳定的订单,全靠张华荣一个人扛着,很快就负债累累。

   “为了避免拖欠员工的薪水,最困难的时候我曾自己给自己下订单,自己拿钱出来垫付。”那段寝食难安的日子着实让张华荣难忘。“最惨的时候我曾想弃债外逃,但后来一想这样不但对不起我的员工,更会连累 一直支持我的家人。所以,我还是咬牙坚持,大不了就破产坐牢呗。”但事实上,事情永远不会朝着最糟糕的方向一直发展,要知道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但很快也会看到曙光。此时,幸运女神再一次将机遇降临到张华荣的身上。

   那时,东莞鞋厂几乎都是台湾人所开,而外商想要牵制台商,压低采购价格就必须培植一个大陆老板。就在这时,张华荣的华坚集团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张华荣说,这一生他最感谢的就是世界著名的鞋业贸易商——派诺蒙,正是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伸手拉了一把,给了一张30多万鞋的订单,才上他和华坚集团“活过来”。

   事情经历了转折之后就开始慢慢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听说派诺蒙给我们订单,所有供应商都开始支持我闪,拖半年经他们钱都无所谓,因来他闪觉得我们有未来。”之后,张华荣的信心逐渐建立起来。就连台商合伙打压他,不给他提供皮鞋原料也没有吓退他。“不给原料我就决定自己生产,不靠任何人,不看任何人脸色!”正是台商的欺压,让张华荣将制鞋的一条产业链全部完整地做起来。

   目前,华坚集团是全球中、高档真皮女鞋规模最大的制造企业之一,年产中、高档真皮鞋2000万双,占中国高档真皮女鞋出口总数量的10%。也是目前制鞋行业中产业链最完善的企业之一,拥有集研发、贸易、皮革制造、鞋材制造、鞋机配套、成品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居安思危的引领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张华荣越来越懂得居安思危。就在别的企业还满足于低端代工,赚取加工费时,他除了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业转型,还完成了生产多极化,形成了一体双翼、多地经营的经营模式。

   出生开革命根据地赣州,能为家乡和老区的发展尽一点心,出一点力是张华荣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于是,在广东成功创业的他决定“反哺”家乡,投资5亿在老家兴建华坚国际鞋城,不仅作为华坚集团的生产基地,同时使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女鞋制造基地。而这一举措不但完成了企业的产业转移,也为家乡的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华坚集团成为江西省最大的纳税大户。

   “为社会而生存,为行业而努力”这是张华荣自己创立的座右铭。他坦言,这一生就只关注“女鞋”这一件事:如何完善产业链、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更好地解决就业、如何更多地创汇……“企业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少,很多做实业的企业都纷纷转向更为赚钱的金金融投资领域。但即使情况不如想象乐观,张华荣也从未动摇过做制造业的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永远离不开制造业,所以,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女鞋就永远都有春天!”对此,他异常地坚定。

   专注行业、专注品质专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十年鞋匠奠基业,艰辛商旅誉全球”正是张华荣的真实写照。他坚毅的意志,百折不挠的性格,志在心得的信念,雷厉风行的作风注定会将其推向世界的舞台!

   企业居安时,他总是高瞻远瞩,预想风险,不断调整发展方向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发展、转型、升级”似乎这根弦永远在他脑中紧绷着;企业面临危机时,他从未退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鞋业的无比热爱,执著地承担起了对员工、行业和社会的责任。正是他的以求,华坚才以傲然的身姿成为女鞋的龙头企业,不断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一个优秀的民族企业家,永远会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张华荣说,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在中国赚了钱,然后资产转移出去在国外享受的人。“我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只会对中国的GDR作贡献,所以,我永远不会移民。”

   远望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地区地区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世界早已变成地球村。所以,这对出口贸易占到企业90%份额的华坚集团来说,服务对象早已不仅仅停留在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才是张华荣的理想。

    作为这艘制造业“航母”的船长,30年的发展变化让张华荣深深感受到中国一定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所以,在未来,张华荣准备将位于广东东莞厚街镇的华坚集团世界鞋业总部基地打造成世界鞋业科技硅谷。集鞋业的六大中心——贸易订单中心、原材料采购中心、研发设计中心、鞋机采购中心、鞋业资讯中心、中高档制造中心于一体。

   纵览全球鞋业发展历史,19世纪世界制鞋中心在欧洲,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转移至日本、韩国,20世纪70、80年代栖身台湾,20t世纪90年代登陆中国大陆,未来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张华荣认为,未来20年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升级和转型,要逐步走向精益制造。“精益制造包商产业服务和产业培训,因为我们现在很多制造都是粗放型制造、低端制造,转型就是要向高品质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制造发展,这样的制造业才能支撑中国众多的产业功能。如果产品附加值过低,发展之路就会越来越窄,最后就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其实,这样的情形早已初见端倪。近些年由于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资源短缺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全球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尤其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长期埋头OEM、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意识弱、设计研发能力不强等原因而产生亏损倒闭。

   对此,张华荣也是忧心忡忡,在他看来,必须借助第三产业的力量和优势,承托和配合第二产业,扭转制鞋行业的被动局面,加速中国制鞋业向高附加值转变,才能确保中国制鞋业第一大国的地位。

    30年企业经营的经验积累,加之走访世界各地,尤其到发达国家参观学习以及与经济学专家、学者的探讨,张华荣察觉到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将会极大满足中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那就是让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科学、有机地融合,使中国制鞋企业获得合力,摆脱困境,加快发展。

    张华荣称之为“2.5产业”。这是张华荣对产业经济学的延伸,得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认同。

   全新模式,打造世界鞋业平台“从属于第二产业的鞋业制造来说,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强。

   但现在我们要做‘精’才能满足这个市场需求。从增加附加值来说,就要求我们必须耍自主研发、自主设计、有自主品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有产业服务和转型,这就是属于鞋业制造的2.5产业。”张华荣说,这种新型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将为困境中的中国制鞋业构筑一个综合发展的机会和运营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第三产业服务。

   于是,华坚集团的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应运而生。“未来的东莞一定是:‘持续发展——世界精益制造·东莞’,‘高效转型一世界行业商贸·东莞’、‘科学升级一世界智慧创造·东莞’”。

   所以,张华荣以20亿大手笔精心打造,分三期建成,集三大平台:世界鞋业科技进入中国的承接平台、中国鞋材贸易走向世界的贸易平台、世界鞋业科技高速运转的服务平台和九大功能:智能高效中心、创新应用中心、时尚环保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品牌孵化中心、电商采购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彰显“眼务”的多种元素。

   占地48万平方米,集合商业、写字楼、酒店、公寓、仓储等多种物业形态,合理布局皮革鞋材、鞋机、成品鞋批零贸易等各类经营业态,形成聚集效应。它将是全球鞋业资源整合、产业贤源高度集中、高效益的多元化服务升级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12月底封顶。项目建成后将容纳商户企业10000家,解决4—5万人就业问题,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达500亿。

   除此之外,每年在东莞举行的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也赢得了众多产业精英的参与支持。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今年的世界鞋业发展论坛也将在11月如期而至。

   2008年7月,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视察时就曾亲临华坚集团的华宝公司调研考察,在张华荣介绍华坚“发展、转型、升级”的经营思路时,温总理就肯定地说:“这是‘六字真言’,发展是硬道理,转型是调整结构,升级是核心,六个字反映了企业所走过的道路,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困难变成机遇,就要靠这六个字。”而当张华荣将他要在世界鞋都东莞建设一个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的计划告诉温总理时,也得到其高度赞赏。

    2010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批示建设这个总部基地,并指示“要依托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这个平台构建现代鞋业制造业服务体系,加速鞋企转入专业化、标准化、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和总部化发展轨道,推动制鞋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的2.5产业模式已产生广泛影响,出现蝴蝶效应。今年以来,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奥康国际、新壕集团、曼仙妮、卡美多、JBS、达美妮、法国鞋业协会、泰国鞋业协会、香港鞋业商会、广东鞋业广商会、奥美国际传播等金融、信息、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产品标准组织、品牌营销策划机构、整合营销传播机构均与世界鞋业总部基地签订

   了进驻及战略合作协议。

   将低产品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生产转移到非洲,在国内则实行“转型”、 “升级”。打造世界鞋业总部基地,推行 2.5产业。对于未来,“打造百亿产业,做好百年华坚”的战略理念,张华荣充满信心。所以,要做的三件“大事”时时记 在脑中。

   做好OEM,创建生产基地。保持中国 现有水平,加大对赣州的投资,创建世界鞋业赣州制造基地,同时发展非洲低档女鞋OEM的制造基地。

   做好ODM,建立商贸平台。以东莞世界鞋业总部基地为平台,拓展全球鞋业贸易。响应国家“走出去”政策,计划在非洲解决5一10万人就业,为其发展作出贡献;为中国原材料出口、技术出口等提供支持;提高国民产值GNP。

   做好0BM,打造自主品牌,做好华坚个性化服务、“百码标准”、电子商务。以赣州生产基地为基础,建立自主品牌孵化中心,拓展内需市场,利用好产品资源做好整合,在5年内争做全国前三名,并积极推动华坚集团上市。

    “日本三万多家百年企业,哪怕一个小面店都可以做百年,他们不追求大,追求的是服务、专业。做好百年企业的延续,我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这种精神及文化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开拓者张华荣,他和众多优秀企业家一样,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见证了中国的强大。而他的传奇经历也成为这个巨变时代的缩影。30年,华坚集团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盛再到世界瞩目,相信在不久将来,世界的鞋业中心在中国。中国的鞋业中心在东莞。未来,全球的鞋业中心就在世界鞋业总部基地!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