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芸、李黛岚-生态环境与吉凶异应——从东晋郭璞《葬书》谈起

发布时间:2014-06-06

  生态环境与吉凶异应

  ——从东晋郭璞《葬书》谈起

  刘诗芸 李黛岚


  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0年四月出版的古籍《四库术数类丛书》中收录有关相地相墓的文章有十一篇。其中,东晋郭璞所著《葬书》,辞章清秀,情文并茂,堪称为风水学中最有文学欣赏价值与风水学术价值的篇章。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原主任兼研究员李宝田先生在一九九八年为我所编《晋郭璞<葬书考及白话解>》的序言中,称《葬书》为“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风水书。”

  郭璞为东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训诂学家,是一位奇才。他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显著的地位,而且也是风水学大师,是风水学之集大成者。在《葬书》中所体现的哲学、景观、生态环境、建筑美学、伦理纲常的思想,常常使人读时激越共鸣,读后掩卷沉思,余味悠长。尤其突出者乃是此文中频频出现的描绘景观、生态、环境与祸福吉凶相对应的辞文。

   

 “上地之山,若伏若连,其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龙若鸾,若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古人把起伏跌宕的山峦比作海浪,喻为奔腾驰骋的骏马,比作龙飞凤舞;比拟为神兽蹲伏的威严,神鸟飞翔与停栖的美姿。而且认为,这么有气势的所在就是富贵吉祥之地。宋代苏轼在谪贬海南,途经赣州,就有咏叹赞美赣州《郁孤台》的诗:“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古代文学家们笔下的层峦叠嶂,山势雄浑的壮阔之美跃然纸上。读后令人心襟开阔,志气腾越。

 “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山来水回,贵寿丰财。”

 “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

 “储而后泄,洋洋悠悠,顾我欲留,其来无源,其去无流。”

 “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郭璞在论述如何选择阳宅与阴宅的吉地时,反复强调了土层深厚,水体清澈缓流,林相葱茏,芳草萋萋,山环水绕,土质细软,泽润不淖的地质、地貌要求。俨然是一幅山青水秀、风景宜人,气韵祥和的山水画。而且他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下葬或居住就能“贵寿丰财”。

 “势如万马,自天而下,其葬王者;势如巨浪,重岭叠嶂,千乘之葬;势如降龙,茂草乔木,开国建府。”

  这让我们看到万马奔腾,巨浪滔天,祥龙降地的壮美气象。文中认为,在这些壮美之地归葬,一定会出九五之尊,王候将相、开国元帅之类的位高权重的贵人。

   

  以上是对选取阳宅、阴宅吉祥基址的辞文描述。下面试列一些凶险不吉基址的描述。

 “叠叠中阜,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椁之藏也。”

 “山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独山不可葬也。经曰: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

  这里特别警示:凡土质贫脊、草木凋枯、土层浅薄、坚岩裸露、飞沙走石、水土流失、视野荡散、环境恶劣的地方是不适宜归葬的。如在此下葬,则钱财飘散、家道败落、人财两空。

 “势如惊蛇,屈曲徐斜,灭国亡家;势如戈矛,兵死囚刑;势如流水,生人皆鬼。”

  这就让人相地时似乎看到了扭曲凶狠的毒蛇、阴森凶险的兵器、流淌着无限怨恨与哀愁的河水。而且,在这些丑陋不堪、凶险不祥的地方下葬,一定会招来战场被杀死、因罪囚刑、家族败亡、暴病夭亡的后果。

 “形如投算,百事昏乱;形如乱衣,妒女淫妻;形如灰囊,灾舍焚仓;形如覆舟,女病男囚;形如横几,子灭孙死;形如卧剑,诛夷逼僭;形如仰刀,凶祸难逃。”

  以上状如“投算、乱衣、灰囊、覆舟、横几、卧剑、仰刀”的物像,给人显现“乱扔在地上的珠算子,乱糟糟的脏衣服,脏兮兮的背袋、不幸翻沉的渡船、横七竖八乱放的桌椅、撇丢在地上的剑,刀刃向上的刀”的景象,给人以败乱恐怖的图像。在这样凶险的地方下葬一定会引来天灾人祸,横祸夭亡、刑罪诛连的不良结局。

  唐代唐僖宗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分管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礼仪的侍郎杨筠松,在其风水著述《玉尺经·逐吉赋》的开篇写道:“尝闻英雄豪杰,实钟岳渎之灵。是故龙来入局,固有清浊之殊途。群砂翕聚,岂无吉凶之异应?”这是说,山川之灵秀,是会感应人的。“人杰”是因“地灵”。环境之异同,就会有吉凶之异应。可见风水后人也秉承了环境会对命运吉凶产生影响这一理念。

  《葬书》开篇曰:“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四库全书》的解释是:阴阳之气即地中之生气。凡所以立位天地,育万物者,何莫非此气耶?尝谓能生能杀,皆借吞吐沉浮之类,并当依法而裁剪之,不致为撞杀、冲刑、破腮、翻斗之患也。此意是说生气的运动涵盖万物,主宰着吉凶。

  可见风水吉凶是以“生气”来研判的,它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归结为“生气”的运动。在中国古代,科学尚不发达,《葬书》以“气”或“生气”来解释变化无穷、祸福难测的世界,以景观的美丑、生态的良劣、环境的好坏来预知、推测阳宅、阴宅的吉凶、人生命运的祸福,应当说这是一种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中国古人深信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一种深奥莫测的因果关系。为了在选择阳宅和阴宅的地址时能找到一块顺天应人,得地脉之利的风水宝地,所以创建了一种理论体系:建筑物体的周边景观、生态、环境、方位的优劣是判断、预测物体所有者未来吉凶祸福的主要依据、准则和方法。姑且不去争论灵魂存在与感应、神灵护佑与惩罚以及遗体庇荫的存在与否,风水学在关于景观、生态、环境对人类作用的解释上,无论在其典籍理论中,或在具体实践操作上,都具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处好的穴场,即所谓“风水宝地”,确实有着较高的物质环境质量和自然景观质量。比如,选择一处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后有高大山峦作倚靠,又有河道曲屈、水质清澈的河流在前堂缓缓流过,左右有俯伏低山来护抱,植被良好的台地建房,就有诸多好处:基址背后的山峦可作冬天北来寒风的屏障;面水方向可以接纳夏季南风的凉爽;争取良好的日照,便于取水用于生产和生活,排污、排水方便,便利交通;缓坡台地可避免洪涝之灾;左、右低丘围护,植被茂盛,空气新鲜,形成半封闭状空间,利于局部良好小气候的形成,十分利于居住。

  草木欣荣、树木葱茏、莺歌燕舞、流水潺潺、水绕云从的环境与秃山恶岭、草木凋衰、飞沙走石、干旱无水、夏天酷热难耐、冬日寒风怒号的环境比较起来,无论阳宅或阴宅,都会选择前者而弃后者。就在城市里居住,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登斯居也,也才能心旷神怡,健康长寿,事业有成。人云:“问君哪得能长寿?照天沐日无忧愁。”

  这些注重环境的理念应当被以为是风水学中最显见的科学性。

  风水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的伦理、教化、礼仪观念密切相关。中国人重孝道,讲礼仪。当父母去世后,悲痛之时,思念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常有歉疚之感。为了寄托哀思,缅怀恩泽,总是希望找一块山青水秀、可避干旱、不受水淹,又符合“葬乘生气”及其它风水规则的佳地埋葬父母。每逢清明佳节,或南风拂煦,春日融融;或烟柳画桥,春雨纷纷。家人结伴去墓地祭奠。父母、先人早已安息,长眠在吉埌中。此时此刻,生者心情也会宽慰。春日踏青,春光明媚,纪念先人,当感悟到沧海桑田、人生如梦、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之时,在家人之间、族人之间,在兄弟妯娌之间肯定会营造同宗共祖,务需团结和睦、宽容豁达、积极奋发的气氛;同时也让跟随你去祭奠先人的后代子女接受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礼仪、伦理教化的文明洗礼。在风水理念的主导下,将美好环境与人文教化自然地融为一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正能量。

  风水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植被的一部份,是精华与糟粕、唯物思想与唯心思想的混合体。我们不能只一味斥责它就是荒诞、无稽、迷信的东西。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上,正确的做法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坚持正确,摒弃谬误,将其有益的部份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服务。

  郭璞生于公元279年,殁于公元324年,享年仅45岁。东晋元帝期间,任著作佐郎,后迁尚书郎。早年即有诗赋闻诸诗坛。他的《尔雅》系列著述,集《尔雅》学之大成。他很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现实人生,曾作《游仙》十四首以咏怀,表达他深沉执着的爱国情怀和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后世唐代李白的《古风》与李贺的《梦天》等名诗,乃传承《游仙》的精神与诗风之佳作,并预示着后来山水田园诗的兴起。郭璞《幽思篇》中“林无静树,川无停流”的思想,饱含哲学道理。他天赋聪慧,察事细微、处事审慎。所著《葬书》,句式工整,笔走龙蛇,韵律畅朗;叙述时而平淡见流水,时而雅致闻书香;比喻恰切,形象生动,有简洁之美,玉雕之美。没有故弄虚玄,也不装神弄鬼。将景观、生态、环境美学与建筑的吉凶祸福对应起来,赋于“生气”运动的理论,这不仅奠定了中国风水“葬乘生气”的理论基础,也给我们看到了他开拓的文学审美的视野。由此,他的《葬书》受到后世风水文化研究者与从业者的推崇;郭璞也被称颂为东晋之后中国风水的鼻祖。

 《葬书》是一部很值得研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1、刘诗芸,男,赣州市果业局调研员,赣州风水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E-mail:771452987@qq.com 手机:13970736034

  2、李黛岚,女,赣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硕士生导师。

  E-mail:lidailan1110@126.com 手机:13970101920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