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元-杨公风水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4-06-09
杨公风水文化的历史舆发展
谢 庆 元
一、文章摘要:
著名的杨公风水,是江西赣南古老传统的风水文化,是赣南客家文化的奇葩,享誉于海内外。
杨公风水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技术优势。
今天研究杨公风水文化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我们应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认真打造杨公风水文化,为赣南经济文化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二、文章关键词。
古老特殊、科学发展、文化振兴。
三、正文。
著名的杨公风水,号称“救贫”地理,是江西赣南古老传统的风水文化,享誉于海内外。
杨公,大唐国师,姓杨名益,字筠松,号“救贫”先生,祖籍广东信宜人。生于唐末唐文宗大和八年即公元八三四甲寅年三月二十八日 戍时,终于唐昭宗光绪三年即公元九00年三月初九日,享年六十七岁。据《赣州府志》记载:“杨筠松,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之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至虔州,以地理术授曾文遄,刘江东,世号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于都药口埧”。另外,从《江西通志》和《于都县志》多处资料查考可以证明,杨公原是唐僖宗国师,掌管宫庭地理,专为皇家风水服务,黄巢农民起义攻破京城后,杨公窃取宫庭风水秘本,逃至赣州,在于都、兴国等地授徒传艺,专门从事风水活动。后来同弟子曾文遄,廖禹定居兴国的三僚,开始了传奇的风水生涯。
杨公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传说他已度得白鹤仙师、九天玄女仙法。一次杨公之父杨淑贤老先生去已出嫁的女儿家做客,女儿家养着一白鹅,忽然间对杨公父亲说:“一公儿主家要杀了我招待你,请你帮忙救我,他日定有恩德报答你”。杨父将此事黙记在心里。不一会儿主家果然欲杀鹅,杨父赶忙救鹅,说:“亲家此鹅勿杀,明天我把鹅带回家伺养。”他亲家说:今天不杀鹅,就没有什么好吃的招待你了,还请你恕罪。異日,杨父带着鹅告辞,在回家的途中鹅对杨父说:“到了你家里粉刷三间房子,准备谷三斗,清水一盆,将房门封锁,七天后方可开门,即有恩德报答于你。”杨父依鹅之言至七天后打开房门,鹅不见了,只见一幅山水图形撼龙经、赶龙扙呈现于墙壁上,杨父照字一读,山会转,水会转,房子也会转,杨公父亲自思此乃天仙出现应吾家得此仙法。随即叫儿子筠松抄录仙诀。杨公得此秘法后,可以移山改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寻龙点穴,立宅安坟,如鱼得水,顺畅无阻。当然,杨公的仙法只是民间传述而已,找不到文字记载。
杨公前半生为官时并无多少业迹故事流传下来,而他的后半生则人生大放异彩,在赣州客家文化城的杨公庙里有许多赞颂杨公的对联,其中一副对联是这样描述他:仁爱重千秋,仙岭赣江堪作证,精神垂万代,天南地北尽朝宗。在兴国三僚杨公祠里一对联,自古宇宙,垂名此仙有几,能使山川生色,唯公独尊。可见人们对杨公的崇敬和高度评价。
杨公一生为人耿直,善恶分明,在赣江的大地上留下许多关于杨公如何救苦救难,又如何用风水术惩治恶人的佳话,虽然这些很多是民间故事,但也反映说明了杨公精湛的风水技术,同时也表达了劳动人民相信风水术能救人于苦难之中的美好愿望。
杨公在风水领域独树一旗,他在继承管辂,郭璞风水理论基础上,发展和完美了三合形势派理论,使得三合形势派风水崭露头角,成为唐宋堪舆界一代地理宗师。他撰写的《疑龙经》、《憾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著作,成为后世堪舆学者的学习经典著作,为三合形势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杨公来到赣州后,第一个入室弟子是曾文遄,是于都县曲洋小沅人(今葛垇乡小沅村),深得杨公赏识,在风水理论方面造诣很深,得到杨公的真传,后来以授徒著书为主,比较有名的著作有《青囊奥语考》、《水龙经》等。曾文遄的弟子个个都很出色,如陈抟、赖布衣,范越风等,成为当时有名的堪舆学家,为杨公风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公的另一入室弟子,廖精金,又名廖禹,原籍宁都县黄陂乡人,在授业于杨公时,同师兄曾文遄一道,举家迁至现在的兴国县梅窑镇三僚村,因当时,杨、曾、廖每人一个书僚,所以后来的人们就习惯称这里为三僚。
廖禹在堪舆界的名气舆曾文遄并驾齐駏,但他的弟子比曾的要少,且弟子的名气也没有曾文遄弟子的名气那么大,但廖以著书立论为主,比较出名的有《九星穴法》、《四法心镜》、《廖公水法》、《全局安坟立宅入式歌》等,这些著作为杨公风水文化的发展,推波助澜,成为堪舆界的一盏明灯。
杨公的另一弟子,刘江东,于都县葛垇乡上佬村人,是杨公的关门弟子,杨公去世时,刘还在授业期间,刘虽人聪明,但个性倔强,处处舆杨公作对,故以后在堪舆界名气不如曾文遄、廖禹。
纵观杨公风水文化的形成舆发展,有他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强大的优势,其一,杨公本人就是一个特殊传奇人物,他把皇宫风水带入民间,成为百姓风水,这是风水文化的历史性转变,之前风水术被皇宫列为禁术,只为皇室贵族服务,老百姓可望不可及。其二,杨公风水可操作性强,其以重视山势地貌为主,要求龙砂水穴入眼有情,讲究龙水配合,讲究形法择三家合一,例如岭背谢屋村一古祠堂,有六大房。明朝中期建,卯龙来,立丙山壬向兼午子,壬方门楼也是丙山壬向兼午子,右癸水来朝倒左出坤申口,回龙顾祖结局,用杨公风水理论可以直断:长房败绝,二、五房人财兴盛出富贵,其他房份平平。其断法既通达明了,又简明直观,不像理气派那么烦琐深奥难懂,故杨公风水深受广大堪舆学者的喜爱,以致杨公风水一直以来成为堪舆界的主要流派。其三,杨公弟子曾、廖以及后来的名 家弟子,在继承杨公风水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了杨公风水文化理论基础,把杨公风水文化推上一个新台阶,使得杨公风水走进了千家万户。
然而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当杨公风水文化被海内外广大民众所喜爱推崇时,江湖上一些投机分子利用杨公风水术赚取暴利,他们视杨公风水术为自己的衣食之本,大肆宣扬风水秘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父子虽亲不可说”,“泄露天机会遭天谴”等等蛊言,肆意夸大风水的法力,使清纯的风水文化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风水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而风水这门技术既是费尽心思的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一个光有文化功底,不愿体力付出的人,是学不好堪舆术的。封建社会上层有文化基础的统治者,研究风水只靠看古籍、读风水书,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不愿意参加风水实践,缺乏风水实践经验,他们研究风水只是纸上谈兵。而民间有师传或家传的风水实践者,往往是文化层次不高,他们大部分靠口传心授,掌握些秘诀,不能形成系统的风水理论,导致很多风水秘密失传。再加上近代国内外战争及政治运动,致使风水文化较长时间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了杨公风水文化的发展。
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百花盛开,科学昌明的春天。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又重新回到百姓的身边。二00九年十一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公开讲解易经的奥秘,并且谈到风水也是科学的。
传统的风水文化从本质上讲是科学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包含着风水的学问,但是风水文化也象其他术数文化一样,难免是精华舆糟粕共存,所以我们的风水研究者,应该摒弃过去那种封建保守思想,从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地理学、人文生态环境学等方面,挖掘出风水学的科学有用价值,更好地为优化人类生存环境服务。
杨公风水文化是我们赣南客家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天研究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应该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重新打造杨公风水文化,把杨公风水文化中科学合理有用的东西,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让杨公风水文化成为赣南客家文化的奇葩,为赣南经济和文化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四、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谢庆元,男性,大专文化,一九六四年八月出生,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人,现居住于都县城,一九九六年开始研习风水地理,师承于罗垇镇步前村地理明师叶善修老先生门下,现以风水为业。
通讯地址:于都县贡江镇长龙居委会
龙脑一段十五号
电话号码:13763934679
公元二0一三年九月十六日吉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