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米馃——《搜神记》载千年佳馔

发布时间:2014-07-14


  客家吃的黄元米馃(原称糍团、黄糍)有故事,说的是某地有大蛇,当地官员很害怕就每年用女孩祭蛇。一个少女为了除害,挺身而出。带了一只咬蛇的狗和一大包糍团,先用糍团诱蛇吞食,然后驱狗咬蛇,少女用剑猛砍。这个故事载于东晋著名史学家干宝记录古代民间传说的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搜神记》中的一章《李寄》。糍团后来成了客家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就叫黄糍、黄元米馃。然而客家人吃黄元米馃或蒸或油炒,满口香甜,香气四溢,自然联想起古代英雄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故事。

  赣闽边武夷山脉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郡长官都尉和其所管辖的各县行政长官,也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告诉巫、祝即掌占卜祭祀的人,要吃十二三岁的少女。郡、县的长官都担忧大蛇无休止地肆虐逞凶,就四处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少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少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9个少女。这一年又在征募寻找少女,还没有着落。

  客家聚居地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6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叫李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6个女儿,没有生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得到一点钱,还能够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不让她去。但李寄偷偷地出走了。李寄说的淳于缇萦是西汉临淄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却不肯趋承。因常拒绝为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政治家汉文帝刘恒,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汉文帝受到感悟,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对其肉刑。

  


  李寄就毅然去访求得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先拿来几石糯米做的糍团即黄元米馃,并将用蜜和炒米粉调灌的黄元米馃放在大蛇洞口。蛇就出来了,头大得像谷仓,眼睛像两尺长即约70厘米大的镜子,闻到黄元米馃的香气,先吃黄元米馃。李寄就放出狗,狗跑上前就咬蛇,李寄随即冲上斫蛇。蛇因被斫伤的地方痛得很,就跳了出来,滚到地上就死了。李寄进去探看洞穴,找到9个少女的头骨且都拿了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胆小软弱,被蛇吃了,很可悲,很可怜。”于是少女李寄缓缓迈步回到家里。

  国王听到这件事,就聘少女李寄为王后,授她父亲为将乐县行政长官县令,母亲和姐姐都得到赏赐。从这以后没有再出现大蛇类妖邪的东西,有关李寄的歌谣到现在客家地区还有传唱。

  


  黄元米馃 始产唐朝初期,赣南客家传统风味食品之一,曾被列为贡品。系用大禾米为原料制作的(黄元米馃制作程序本书主食风韵章米制品多节已记述,此略)。有的称黄糍、糍团。其色泽金黄,柔软细嫩,品味清香。烹调可煮、炒、蒸、煎,咸食甜食皆宜,或用腊肉、冬笋、香菇、白菜条为佐料,润滑爽口,独具风味,食之回味无穷。向为赣南农家的常备年货,春节馈赠之礼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