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米馃

发布时间:2014-07-15


  黄元米馃原为古越族人的美食,叫糍团、黄糍。客家先民南迁后,向越族人学会了制作,并历代传承,还自唐朝就被列为贡品。至今赣南许多地方客家人也还唤作黄糍,制作的原料是客家山乡常种植的大禾米(一种米粒长且大的糯米)。有关的古代传说,本书传统佳馔章名菜佳肴典故节有记述。

  黄元米馃与上述糯米做的麻糍,是客家乡民新春佳节最作兴的两大米馃。将黄元米馃切成片,可炒可煮可蒸,甜咸皆宜,入口滑溜溜、香喷喷的,别有一番风味,增人食欲。

  


  黄元米馃制作的工序繁多。春节前一两个月,客家乡民便要带上柴刀、木桶、箩筐上山砍板杈又叫黄元柴。板杈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呈椭圆形,油光发亮。它一般长在洼地,找到它,总是挤挤挨挨,一片连一片。打一缸黄元米馃,起码要上千斤板杈。挖一个土坑,将其堆放于上,四周数米以内的杂草全要铲光,以防不慎酿成森林火灾,板杈易燃,枝叶虽然湿润,一经点着,枝叶“噼叭”作响,烈焰腾空而起,冲起的烟柱,几公里外也能望见。一天半日,板杈不易全部烧成灰,须用水将炭火浇息。板杈融成灰后,装进类似开水桶的木桶,笼头是根斜削的小竹管。将几大锅热水倒入,过滤出浓黄色的碱水,碱水将大禾糯米浸泡透得金黄金黄后,再滤干,放入锅中炒至六成熟,便倒入木饭甑,烧大火蒸。这几套程序需要大量柴火,连平时难以劈开的大树蔸此时也大派用场。蒸熟后,倒入石臼,四五个壮汉手握木梓树制成的丁字形木槌,打铁似地轮番猛打、慢压,糯米渐成糊状,底层不易舂打烂,则要翻缸。翻缸的功夫难度最大,一要力大,二要速度快,三要不怕烫。彪形大汉土地保擅长此招。其双手蘸上冷碱水,往石臼里插去,倏地将几十公斤重的糯米团团揽起,极快地一翻,猛地掷将下去,“朴笃”一声闷响,大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势。

  糯米被打烂,形成团状,置于案板,众人便分开揉搓成长条形,用刀切开,再揉成圆形或方形的一块块很厚重的金灿灿的黄元米馃。有的稍短时如约20天保存冷水浸没,且常要换水。若要留久,待黄元米馃摊凉后,将其放入干净的陶瓷大瓮中,一层米馃,一层纯净的稻草灰,然后用冷开水浸泡着,盖上盖子密封。这样有碱性,留的时间长,吃到来年春插时味道还很好。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