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属社团及其当代发展态势
发布时间:2014-06-09
世界客属社团组织及其当代发展态势
赣南师范学院 周建新
一、客家人的分布和人数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就有客家人”。这是20世纪以来人们形容客家人在世界上分布之广和人数之多的形象说法。但是,关于客家人的人口确切数目和分布情况,我们一直很难以获得,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对客家人进行专项的人口普查工作,我们所得的关于客家在世界各地人口数据和分布情况大多来自各地客家社团的估计数目;而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客家人口数和分布情况,则主要依据关于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划分,参照不同时期的人口普查资料进行估算的。所谓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的概念是由罗香林先生在其《客家研究导论》中首先提出,其划分标准是以当时(1933年)的县区为单位,“视各县居民是否全数为客,抑或若干为客,而将各省属县,分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这种划分方法为后来的客家研究者所采用。后来,一般用“客家人在本县市占人口95%以上的叫纯客住县;与其他族系杂居拥有数量不等的客家人聚居村落的县叫非纯客住县”。到目前为止,关于客家人口总数和分布情况已有多种说法。
最早报告客家人口总数的是英国传教士肯贝尔和美国现代文化地理权威韩廷敦,肯贝尔在其1912年发表的《客家的源流与迁移》中认为“能操客语的人口,已达一千五百万”;而韩廷敦则在其《种族的品性》中谓:“客家的人口,总数在一千万以上”。不过对这两位英美人士的说法,我们不能置信,罗香林认为,其实这都是极其主观的估计,他们根本没把客家居址先弄清楚,范围也没一定,所以所得的结论,也就极难置信了。
因此,对客家人口进行科学的估计,首先必须先了解客家人的基本住地,然后再根据基本住地估算客家人口。这项工作是由罗香林先生最早从事的。他根据各地志书及谱谍,以及个人亲向客家人士访问所得的消息,与其他零星记载进行资料排比,初步列出了纯客县和非纯客县(后详),然后根据:1922年《中国年书》所载中国各省人口调查报告和当年2月广东省政府所公布广东各县人口报告以及陈达博士《中国之移民》关于台湾客家人口数,得出20年代客家总数为16,548,074人。(当时海外侨胞持双重国籍,不另统计海外客家),占当时中国人口436,094,953人的百分之三点七九,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九四(几达百分之一)。根据同样的方法,罗香林先生在其1950年发表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估计客家总人口(包括海外侨胞)“约为二千五百二十余万人”。
1994年在梅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通过多渠道,包括国内外函调、采访、采摘报刊材料等方面汇总统计,客家人在国内外分布人数共6562.429万人,其中国内(包括港澳台)6107.8万人,国外454.629万人。2004年在江西赣州举行“世界客属第十九次恳亲大会”,据大会发布的“赣州宣言”,目前全球有客家人口近8000万,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福建、四川、湖南、广西、台湾、香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世界各地。 中国境内纯客住县41个,非纯客住县2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