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相关概念与客家源流

发布时间:2014-06-09

  客家相关概念与客家源流

  罗 勇

  一、何谓“客家”?



  说到客家人,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客家?”的确,这是一个令人颇感好奇的问题。因为在汉民族的几大方言(湘语、吴语、粤语、闽南语、赣语、客家语、西南官话、北方方言)群体中,客家人是唯一不以行政地域为族群称呼的。但是要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因为这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目前仍在探讨的问题。


  综合客家研究的历史特别是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对“客家”这一概念大体可以这样概述:

  所谓“客家”,通俗地说就是:以赣、闽、粤相交的三角地带为基本住地,并分布到海内外的广大地区,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汉族群体。


  如果说得完整和学术化一些,则可以这样表述: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渐次南下进入闽赣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和畲瑶等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系统,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稳定的汉族支系。

  学术界通常用“客家民系”“客家族群”来指称客家人

 “民系”一词是客家研究的开山祖罗香林在上世纪30年代初发表的《民族与民族的研究》一文中新造出来“用以解释民族里头种种支派的”。他在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就使用了“客家民系”这一概念,意指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后来“客家民系”一词被学术界和文化界广泛使用。

 “族群”这一概念源自西方,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这一概念强调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群体,其成员的认定重在“自我认同”,具有宽泛和灵活的特点,其内涵可伸可缩,既可以指一个民族,亦可以指一个民族中的次级群体,使用起来很方便,有利于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故在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客家族群”一词也频频出现于学者的文章和著作中。

  由上可知,“客家民系”和“客家族群”虽说法不同,但所指称的都是同一事物,即客家人群体。

  历史上,客家人曾不断迁徙,以至广泛分布于海内外。2004年第19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相关资料显示,全球约有客家人口八千万。国内客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台湾、香港、澳门等15个省、市、特别行政区,其余各省、市、区也都有散居的客家人;国外客家人广泛分布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各国最为集中。

  二、客家民系是怎样形成的?

  客家人是从中原来的吗?

  对,又不对。

  说对,是因为客家先民(客家人的先祖)确实来自中原,来自北方。所以说,客家根在中原,根在河洛。

  客家先民:中国古代客家民系形成之前渐次迁入赣闽粤客家基本住地的中原(北方)汉民。

  说不对,是因为中原原本没有称之为客家民系的人群。客家民系是发生于赣闽粤毗邻区的事物。

  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在这一特定的时空范围条件下,诸多因素对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作用,择其大端,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首先,唐中后期至宋末的移民运动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因。这一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量的汉民从江淮、荆湖、两浙乃至中原迁入赣闽粤三角区,由此打破了这一区域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的状态和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以及畲瑶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居民格局,给这一区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一方面,汉民们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一地区,使这一地区得到较快的开发,迅速改变着往昔那种“人烟稀少,林菁深秘,野兽横行,瘴疠肆虐”的面貌。另一方面,汉民们与畲瑶等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势必以自己优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他们发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致最后同化他们。杨澜《临汀汇考》描述了长汀、宁化等地原来“刀耕火种”的畲瑶等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后的情况,“于是负耒者,皆望九龙山而来。至贞元(785—804)后,风土之见于诗者有曰: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隐然东南一乐土矣。”上述两个方面便促使赣闽粤三角区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以至到了宋代,这里人文蔚起,一个以中原传统文化为核心同时又蕴涵着其他因子的新的文化形态——客家文化便初步形成了。

  其次,赣闽粤三角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客家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客家先民从北方迁到南方,从平原地带入居山区丘陵,他们虽然远离了动乱与战火,却面临新的生存劣境。因此,他们不得不对原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作某些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由此久之而形成新的风俗习惯,如温仲和在《嘉应州志》中写道:“州俗土瘠民贫,山多地少,男子谋生多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缉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絜之于古,盖女工男工皆兼之矣。”这是与中原地区传统的“男耕女织”很不相同的新的男女分工格局,由此也就铸就了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精明强干的优良品格和不缠足、不束胸的健劲气习。又如,赣闽粤山区不宜种麦子磨面粉,客家人就在豆腐里面塞上肉馅做成酿豆腐,形似饺子,这便是北方人吃饺子习俗的一种承传和变异。另一方面,客家大本营地区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为客家文化保存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系个性创造了条件。如客家方言中保留着较多唐宋时期的中原古韵和古汉语词汇,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第三,赣闽粤三角地区土著居民的文化给客家文化的形成予重大影响。从人类发展的通则来看,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双向式的。如前所述,南来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以自己优势的文化去融合、征服土著居民,那么,土著居民也势必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这种外来文化,双方便在这种不断的撞击中激荡和交融,最终孕育出一种新文化,即客家文化。根据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赣闽粤三角区的土著居民即是古越族的后裔和畲瑶等少数民族。因此,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古越族和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这一点是肯定的,也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

  目前学术界较为主流的意见认为,客家民系孕育于五代至两宋时期,至迟在南宋后期,在赣闽粤相交的广大山区地域,客家民系已经形成。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客家方言的形成。

  南宋后期至元明时期,客家民系不断发展壮大,明中叶王阳明镇压蓝天凤、谢志珊为首的畲汉人民联合起义以后,客家民系走向成熟。

 “客家”名称的出现 对“客家”这一名称的记载要比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得多。根据目前所发现的资料,最早提到“客家”这一名称的是清初屈大均修的《永安县次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其云:“县中多雅秀氓,其高曾祖父多江(西)、闽(福建)、潮(州)、惠(州)诸县迁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读诵,勤会文。”根据这一记载推算,“客家”称呼至迟在明中期已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献记载而已。

   

  三、为何称赣南为“客家摇篮”?

  2004年在赣州召开的第19次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题为“客家亲·摇篮情”,这次盛会奠定了赣南“客家摇篮”的地位。

  为什么称赣南为“客家摇篮”呢?这是由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决定的。

  1、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

  学界一般认为,与客家民系形成有直接渊源关系的历史上的北方汉人南迁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也就是说,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于此,成为了第一批“客家先民”。从这时开始至两宋,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土著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为客家民系。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处于赣闽粤三角区的北部,得接纳北来汉民之先,成为“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正如罗香林先生所言“其地址踞闽赣要冲,客家先民,大抵本自中原南下徙赣,再由赣徙闽,复由闽徙粤,其与宁化石壁发生寄居关系”。

  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2、赣南保留着众多唐宋以来的客家古姓氏、古村落和古宗祠

  从地名普查和田野调查的资料来看,赣南唐宋以来世居的姓氏远远超过闽西和粤东,而且这里保存了许多古村落和古宗祠。古姓氏如,宁都唐宋时期迁入的姓氏共有40多个,后来发展分布到全县80%的村庄,成为宁都县的基本居民;石城这一时期迁入的姓氏近60个,其后代也散布到全县各地,成为全县的主要姓氏。古村落和古宗祠如宁都东龙古村、石城的黄家大屋、瑞金密溪古村、兴国三僚古村、赣县白鹭古村、南康唐江卢屋古村、寻乌周田古村、石城温氏宗祠、于都管氏大宗祠、赣县夏湖戚氏宗祠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世居老客家留下的遗存。

  3、赣南是众多客家民俗文化事像的发源地

  赣南积淀着内容十分丰厚的客家文化。这里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情、精湛的客家艺术以及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许多重要的客家民俗文化事像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源头。

  如客家山歌。赣南、闽西、粤东各有特色,但最具文化内涵的要数兴国山歌。兴国山歌是随着客家先民迁入赣闽粤三角区而产生的,它萌芽于唐末,至今兴国等地还盛传着唐朝末年从北方流落到赣南的秀才罗隐向民间妇女学山歌的故事。到宋代,客家山歌因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渐趋成熟并广为流传。她不但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赋、比、兴,而且在人民大众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创作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扑鼻的泥土芬芳。

  又如赣南采茶戏。她是赣南土生的剧种,是在当地民间灯彩和采茶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为戏的。相传采茶戏起源于安远九龙山的茶歌,其产生和流传具有悠久的历史。采茶戏至迟于明代中叶开始流行于民间。如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在他的一首即事诗里有“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吟唱,他创作的《牡丹亭》,就选取采茶歌舞为戏曲要素。这就足以证明,在明朝中叶,赣南采茶戏就流行于民间了。

  因为采茶戏内容贴近广大劳动群众生活,它人物少(又称“三角班”,即主要有生、旦、丑三个角色),布景简单,与其它戏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于山区流行。所以,自采茶戏在赣南诞生后,很快传遍与之相邻的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

  再如影响世界的形势派风水术。它是随着唐末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并在此地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客家人文特质的风水流派。它的传播、发展、兴盛与客家民系的形成、发展、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赣南留下了大量关于风水祖师杨筠松的传说故事和风水文化遗存,如遍布广大乡村的明清风水塔;传说杨筠松曾修炼于此的风水文化名山“杨仙岭”;风水世家、风水文化第一村——兴国三僚村;杨筠松归仙处于都寒信峡杨公坝等等。此外,一代代的风水名师如刘江东、曾文辿、廖瑀、赖布衣以及勘定明代皇家陵园十三陵的廖均卿、曾从政,被嘉靖帝亲选为“风水状元”的廖文政等都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使赣南的民间风水文化传承不息,至今活跃在大江南北和东南亚等地的风水师均认赣州风水为正宗。

  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认识赣南在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中的摇篮地位,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客家人的历史和现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