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与赣南围屋

发布时间:2014-06-09


  客家民居与赣南围屋



  万幼楠

   


  民居建筑是俗民的家园,与雅文化的园林建筑比,属于俗文化,相对“官式”建筑之规整堂皇,民居建筑写就的是千年薪传的“建筑稗史”。民居,是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是群体文化观念的无声语言。

  现存赣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也有的学者将之统称为江西“天井”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势:“组合式”呈由东北向西南发展逐渐减弱的状况;“围屋”则呈由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其建造年代,据现有资料最早的可达明代晚期。

  一、赣南民居文化

  (一)赣南现存最早的民居——沙石商周古村落遗址

  1993年底修“京九”铁路时,在章贡区沙石镇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居住文化遗址,经省文物考古所科学发掘后认为:这是一处典型的古代越族人村落遗址。其形式从遗留的柱洞看,是底层悬空的干拦式(巢居式发展而来)建筑,墓葬就在房屋边上。

   (二)城镇民居

  1、民居特征

  民居形式,往往为骑楼廊——岭南建筑式样,“前店后室”或“前店后库”式;结构形式多为穿斗式板条墙(鱼鳞片),但富有的也多见用青砖清水墙,黛瓦青砖——与徽州、江浙地区的“黛瓦粉墙”“马头墙不同。其它赣南乡村建筑形式也多见,显示城镇建筑文化的多元性。

  2、形成原因

 (1)宋代以后大量的北方移民的影响。特别是客家人在赣南的孕育形成,南北乡土建筑文化在此大碰撞和兼容并蓄。

    (2)地理位置上的影响。赣南位赣江之上游,赣江这个大喇叭口正朝北方,作为沟通中央到岭南乃至海外的赣江,到赣南便是尽头,迫使南来北往的使节、商贾、贬客等总会在此地多逗留些时日。

 (3)交通接点和集镇文化的影响。城镇地大多是一方地域乃至全省、全国如赣州交通要道上,因此,有机会容进多种文化成份。

 (三)厅屋组成合式民居

  赣南客家人一般称堂为“厅”或“厅厦”,堂专指祠堂。称一栋房子为“屋”,一间房子为“房”。厅是房屋的中心,许多栋“正屋”和“横屋”连在一起便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这种民居实质上脱胎于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民居。赣南客家民居以此为主流,各县都有,但以东北部的宁都、兴国、石城、于都等县为盛,也最具代表。

  1、从“四扇三间”到“两堂两横”

  (1)“四扇三间”

  又称“四扇三植”、“三间过”。即一明两暗的三间房,明间为厅,次间为室,厨房、厕所、家畜栏舍等一般傍搭建披屋或另建简舍。这种房屋是赣南地区乃至大部分客家地区最常见和最简单的民居,它的历史至少可溯源到汉代,《汉书·晁错传》:“家有一堂两内,张晏注:二内,二房也”,反映出赣南民居的文化传承关系。

  “四扇三间”同时也可成为“六扇五间”,即两边各增加一间房,因此,又叫“五间过”,同为赣南民居中最基本的民居形式,这两种简单的民居形式,是形成后文将说到的“九井十八厅”、“百间大屋”,以及像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拢围这样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中最基本的组合单元,换句话说,赣南民居中再大的房屋,都是从“四扇三间”和“六扇五间”这两种基本样式中演化而来的。

 (2)“两堂两横”

  以“四扇三间”或“六扇五间”为基础,稍富有者一般是前后两栋,每栋三间或五间,之间隔一横向天井,并通过腋廊(或称廊庑、花厅)将前后两栋连在一起。两栋屋的明间便成了前厅(门厅)和后厅(上厅),前后厅也合称“正厅”。前厅次间为厢房,后厅次间为正房。这样便构成了一幢封闭式的由两个单元组合成的“正屋”,通称“一进”或“两堂式”。在此基础上,房屋需要扩大或本来规模就大的,便在正屋两侧扩建“横屋”,横屋的进深与正屋等齐或前部凸出两间,平面成倒“凹”字形。正屋与横屋间留一走衢,称“巷”或“私厅”“塞口”,走衢前后对开小门,巷中相应留竖向天井,以采光排水。横屋各房间门均朝巷道开。正屋从腋廊处开门通往巷。这样便以正屋的正厅为中轴线,加上两侧的巷和横屋,构成了一幢通称为“两堂两横”或“一进两堂两横”式房屋。

     2、从“九井十八厅”到“百间大屋”

  生长在闽粤赣边或深入到客家人聚居地区考察的人都看过,那种庭院深深、由一排排厅室组合起来的连片大房屋,在闽西、粤东北地区这种大房子多叫“九厅十八井”(梅州南口一带行围拢屋的地区,又叫“十厅九井”,宁化石壁则叫“九井十三厅”),意为有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在赣南地区则多叫“九井十八厅”,但叫“九厅十八井”的也不少,意即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这是客家人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荣尚的大房子。

  “九井十八厅”,在赣南也有的称“百间大屋”。它是在“两堂两横”这种基本单元组合民居的基础上,如需再扩建的话,便可在横屋外侧对称继续增加类似的巷和横屋,这可相应称“两堂四横、六横、、、”。也可在正屋之前隔以天井、腋廊,再建一栋三间或五间式正屋,使原来的前栋和前厅变为中栋和中厅,所建的这栋称为前栋和前厅,同时再将两侧的巷和横屋向前推齐。这样由三栋正屋和两排横屋组成的房屋,便称“三堂两横”式或“两进三堂两横”式民居。这是此类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


  “九井十八厅”、“九厅十八井”这样的大房子,说法不一,但都从进深和面阔方面反映了其规模,是当地人建房追求的最高境界。一般两堂两横式以上的民居,屋前往往有因取土做砖而形成的水塘和禾坪,这水塘、禾坪既是居民洗涤、凉晒物件的场所,又自然成了其继续朝前发展的势力范围。总之,以两堂或三堂两横式房屋为基本单位组合,向前和向左右不继扩建,可直至数十百间,乃至一村即一姓一幢房屋。至今宁都、石城等县尚存百间大屋。如宁都田埠乡东笼村的百间大屋;安远东生围计有200间房屋、五个村民小组;龙南武当田心围最多时住过900多人。

  闽西、粤东这类民居一般为单层,或主要建筑为两层以上,而且厅室体量小得多,其檐口距地面高,有的不及两米。它们的天井大而浅,介乎院子与天井之间,其横坪天井,仅两端除去一门屋而已。而赣南的天井则狭小而深,类同赣北,屋顶均为悬山;闽西很多是悬山出际做法的九脊顶,且屋面平缓,有举折、升起造成的曲线,出檐深远,翼角高翘,屋檐层层重叠,显示出唐宋建筑的余风。可见其先民南迁后,民居的相对稳定性。赣南的则较多地受了赣北民居影响,屋面显得僵硬陡直,出檐较短平。

  闽西、粤东地区这类民居主要见于平川小盆地中,在闽西和粤东的半山半岭地区,其两堂两横或三堂两横式,便发展成为“五凤楼”。即将正屋和横屋顺进深方向由前而后递增楼层,其立面形同一把交椅。在闽西的一些山高水冷地区,此式又演为“方楼”,即在前后再加一排横屋,且与两边横屋接齐,并都增高至四层或五层。此式在粤东的丘陵地区,若将两边横屋向后围成一至三圈半圆形围 屋,屋前禾坪下再加一口半月形水塘,便成了粤东典型的“围垅屋”民居。而在赣南,这种房子若四面加一排房屋围合起来,便成了“赣南围屋”。


  3、形成的文化背景与特点

  (1)传承性。客家民居文化的精髓来自古代中原,北宋后随着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的诞生,其民居形式也相继奠定。由于客家先民是首先进入赣南、闽西北部,因此,具有当时中原文化特色的组合式民居,也首先在这里形成。

  (2)组合扩展性。客家人是聚族而居的,从其最简单的一明两暗三间过,发展到两堂两横、三堂两横、直至九进十八厅那样的大房子,无不体现其成组向前、向左右不断扩展、延伸的特点。此模式在选址开基之时,就藏下了其发展的势头,客家人也常因宅基的拓展问题发生纠纷,乃至宗族械斗。这种扩展性反映了客家人希望子孙发达,开拓进取,不断向前的心愿。

  (3)主次分明,均衡布局。无论房屋发展到多大规模,始终是以正厅为中轴,以祖堂为核心,向前逐步延伸,向左右对称发展。正屋、正厅的体量规模、装饰 档次,各横屋和次厅均不能逾越。横屋房门均朝正厅方向开,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凝聚力的向心力,也体现了客家人因远离中原故土而怀“慎终追远”的心态。

  (4)九井十八厅是概言其多的意思。九井十八厅也好、九厅十八井也好,不必拘泥其准确的“井”和“厅”的数字,反正是客家人心目中所向往的大房子,是客家人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居住目标。

  二、赣南围屋文化

  赣南围屋是我国具有独特特色的民居形式,当然是赣南民居的骄傲,在此将多作点介绍。

  (一)关于围屋的定义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赣南围屋发现并逐渐出名后,赣南许多不明围屋真象的人,也纷纷报道在当发现围屋。如石城陈联、寻乌周田等村,都报道说是发现如何如何好的围屋,其实不过是些 “三堂两横”式或带祖堂、庭院的封闭式民居。大余左拔乡也报道过发现大围屋,而其实是城堡式村围,受赣南围屋民居文化的影响,甚至在万安也说发现围屋,而其实是受粤东民居影响的“三堂六杠”屋。

  如果要给围屋下个界定的话,它至少要满足如下条件或者说有这些特征。

  (1)目的明确。是为了防御而建;(2)聚族而居。一般由一个祖先规划设计建成,围内居住者都是他一人的后裔;(3)有明显的防御设施。如四周围合,四角或对角设有炮楼,外墙特别加厚,墙上有枪眼炮孔,二层以下不设窗子等;(4)名称皆称“某某围”。如磐安围、燕翼围、龙光围、新围、田心围、水围之属。(5)围内必定有水源 。

  赣南设防性民居中,徐了围屋外,还有村围和城堡式村围,这要加以区别。

  (二)赣南围屋的分布和主要特点

  赣南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定南、全南(地方习称:“三南”)、寻乌,以及安远、信丰的南部,大致恰好分布在江西南端嵌入粤东北的那部分版图。此外,在石城,瑞金、会昌三县分布有少量的小土楼和零星围屋;于都、宁都、兴国三县交界处则多行村围。

   围屋以龙南县的最具代表性,也最为集中。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现有围屋约200座,有些山谷村庄,往往一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形式上也最全,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拢屋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结构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体量上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围——关西新围,也有最小的围屋——里仁白围(俗称“ 猫柜围”形容其小如养猫之笼)。

   赣南围屋就其外观效果而言,除了给人以墙高壁厚、壁垒森严的印象外,便仅以其巨大的尺度、冷峻的外貌、完善的防御体系、固若金汤的结构,令人感到一种威慑力。因此,赣南围屋最大的特征就是“防卫性”,这也是区别于闽粤土楼和围拢屋的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十方面。

  1、防俯射攻击

  赣南是田少山多的丘陵地区,但围屋建造的选址绝大部分是在一片田地之中,有少数建在高阜顶,而较少象普通民居或闽粤的土楼和围拢屋那样不占宝贵的农田傍着山脚而建。这主要是防止敌人利用山势窥探或攻击围屋,也是便于防御者及时发现敌情和阻击敌人。

  2、防正面攻击

  围屋外墙厚一般为1米左右,高二至三层(燕翼围墙厚达1.5米,高四层)。围屋外墙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块砌筑,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则用土坯或夯土垒筑。围屋顶层是战备用房,一般不堆放杂物,并取外墙内侧三分之二的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间间有门洞相通,俗称“外走马”。如此,整个顶楼贯通一气,利于战时调兵遣将,方便作战。在这层战备用楼里,外墙除开设有外小内大的望孔或枪眼、炮口外,墙壁上往往还设计有灯龛,以备夜战。下面楼层朝外则一般不辟窗孔。

  3、防侧面攻击

  为了便于警戒和打击已进入墙根或屋面上的敌人,围屋四角构筑有朝外和往上凸出的炮楼(俗称火角、敌楼)。这些炮楼形式多样,不仅建在四角,有的还建在墙段中间,功类城墙之“马面”。还有一些炮楼不落地,而是悬空横挑。也有的在四角炮楼上,再抹角建一单体小碉堡,从而完全消灭了防卫的死角。

  4、防屋面攻击

  围屋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为防偷袭者乘黑夜从瓦面潜入,许多围屋在瓦面上撒布用剧毒药水浸泡过的三角铁钉,据传能“见血封喉”。笔者在关西新围看到的三角钉,钉长4公分,生铁煅成,有一把手可压在瓦面下,使之固定并使三角朝上。主人说,是过去修瓦漏时捡回家的,因一直用它来扣门搭,故能保存下来。此外,许多“口”字形围屋,围内的天井上齐瓦檐扎盖有一道铁丝网,使偷袭者即使上得了屋顶,也下不了地面,如全南龙源坝围、龙南杨村乌石村上新围、山脚下围等。

  5、防地道攻击

  据调查和传说,主要从三方面防备,一是墙基都特别厚实,如燕翼围的基础深、厚均为八尺;二是在墙基外密布桩基,如关西新围墙基四周埋有深10米的防腐材料梅花桩;三是在围屋四周挖掘护濠,如安远东生围、于都上宝围,后者在实战中还取得了成功。据老红军黄华炳回忆:1931年冬,红军攻打上宝围时,主要采取的进攻方法便是挖地道炸围墙。当时组织了大批赤卫队员挖地洞,其兄黄华炉便是其中之一,红军每天发给挖洞者一块大洋。可是,当地洞挖近时不想与上宝围的护濠接通了,大水将地洞冲淹,许多赤卫队员淹在洞里,幸未死人,结果只好放弃坑道爆破的攻击方式,改用长困久围的办法。

 6、防大门攻击

   门,是整座围屋的安危所在,自然是防卫的重点。首先,门的位置多设在近角处,使门纳入角堡的监护之下,一旦门破,也有利于围内人组织反击。其次,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围门一般有三重,第一重是外钉铁板的板门,门后是两道碗口粗的门杠,任你千斤之力也无可奈何;第二重是自上而下的闸门;第三重是日常使用的便门。还有一些围屋在板门之前自门框上再伸出一道栅栏门,俗称“门插”(如同广东佛山一带民居的‘躺龙门’)。便门和门插白天启闭用,白天围内壮丁都出门或下地了,老弱便关上围屋便门或栅栏门,以备盗贼潜入或股匪突入。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门。

    7、防用火攻击 一是防用火烧大门,大门表面除包钉铁板外,门顶上还设计有水箱和漏水孔;二是防火箭射入围内焚烧,许多围屋内都刻意在各要害位置,设计有消防水池或消防大水缸。

  8、防切断联系

   少量围屋如燕翼围,为防备围屋遭到围困或夜深门重叫不开大门,便在围屋的某隐密处开设有几个沟通围内外的传声孔,接受声音的那间房子,其实便是整座围屋的哨房,约当于今天的门卫或值班室。传声孔的设计也很精明,它是弯曲斜向的。这是为了防备敌人发现它后,利用它向内射击。

   9、防缺粮断水

   水和粮草都是防卫者必备的物质条件,视围屋大小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许多围屋在中间楼层还辟有专门存放粮草的贮藏间。民间还盛传,过去有的围屋是用可食用的蕨粉来粉刷墙壁的。久困缺粮时,便剥下蕨粉煮食充饥。又传关西新围曾有用米粉精制的米粉砖砌的假墙;燕翼围内院里有两口井,一口是水井,另一口旱井,下贮木炭,上贮食粮,以保证围内水、火、粮的供应。

   10、防围屋攻破

    听到不少围屋设有秘密地道,可防一旦围屋被攻破,重要人物可从地道中逃生,如已坍塌了的杨村五洞船形围,但均未见实物。但笔者在东生围一炮楼楼上隐蔽处,见过有通围外仅容一人钻出的门洞,据围民介绍叫做“生命窗”,供最后关头逃避用。而关西新围东炮楼楼上,则有一扇小门,门扇长宽为1.8×0.52米,上有三个直径约5公分的圆孔,人高处一孔,可能为观察外面情况用,下面两个,可能为拴绳子用。打开门是用一皮薄砖封堵住的墙,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此处有门,紧急时,只需用脚踹或用物撞击,砖墙便会倒塌,人员只要用绳索扣住门板下的两洞,便可缘绳扶壁而逃。

   此外,在精神设防上,许多围屋将“土地庙”都纳入围内,作为围屋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土地庙里敬土地公,又称“社公”,是一方百姓的保护神,在赣南几乎每个村庄都设有,一般位于村庄的入口、桥头或村边古树下。但一些围屋的建造者,考虑到一旦围屋被敌人的围困,为方便围民祈求神灵保护,却将土地庙设置在围内,这是赣南其它民居中少见的现象。如龙南燕翼围、关西新围和老围(西昌围),均把土地庙建于大门侧旁。

   如果与闽粤围楼作一比较:闽西土楼高四层,形状或方或圆,体量巨大,厚土墙,大悬山,强调的是聚合性;粤东围拢屋高一层,前方后圆,前低后高,门坪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水塘,采光、通风、排水俱佳,强调的是可居性;赣南围屋高二至三层,以矩形为主,四角构筑炮楼,壁垒森严,短硬山、砖石墙,强调的是防卫性。

   围屋一般是由某一父系成员所创,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共同祖先的血脉后裔,围内人相见,互以叔伯兄弟、姊嫂婶侄相称,迈出自家房门,仍是“大家”,走出围门方离开了“家”。因此,围屋的第二大特点是“血缘性”。他们平时各自为家,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因此,某种意义上说, 围屋具有割据性,只要将围门一关,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王国。

   维持这种大家庭血脉关系的纽带,是每年定时进行的敬宗祭祖活动。故围内必设有“祖堂”这一功能的公共建筑,祖堂成为围民的“圣殿”,是围内建筑档次最高、装饰最华丽的地方。

  (三)围屋产生的原因

   赣南现存的围屋最早可达明代晚期,从文献资料检阅情况看,“围”作为民居,最早见于明末。文献记载的时间,肯定要晚于围屋实际出现的时间,因此,围屋的出现大概始于明中期。大量出现并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现存围屋约70%都是道光以后的。进入民国后,围屋便断然少见建了。那么,促使赣南围屋发生、发展、盛行、消亡的文化背景是什么昵?

  1、险恶的自然环境

   赣南形胜,史称:“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绣错,握闽楚之枢纽,扼百粤之咽喉”。“然山僻俗悍,界四省之交,是以奸宄不测之徒,时时乘间窃发,叠嶂连岭,处地既高,俯视各郡,势若建瓴”。象“三南”安远这些盛行围屋的县,县志上均有“地处万山之中”之语或类似意义的概述。因此,宋元以来,这里就是不安静的骚土,小乱不断,大乱必有份,所谓“自古以来,江右有事,此兵家之所必争”虽然成不了大气候,但时聚时散、亦民亦匪的复杂生存环境,也就成了围屋发生,发展的温床。

  2、无法约束的移民

   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人口相对减少,而闽粤客家则由于“朱明至清初的生息,系裔日繁,资力日充,而所占地域,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用,以是,乃思向外移动”因此,自明后期至清前期,闽粤客家大量回迁入赣。现在赣南的客家人,十有六七,都是这期间回迁入赣客家的后裔。

  3、连年不断的兵火

  围屋是以强调防御功能为特点的民居,其发生发展显然与强敌和战火有密切关系。明末清初,闽粤大量移民赣南,造成赣南生态失去平衡,人口激增,鱼龙混杂,杀机四伏,加上地处四省之交,山深林菁,易于藏奸纳匪。查赣南史志“武事”一目,在明中期以前,内容大类元代,以“土寇作乱”事为主,而此后则“闽广流寇”犯境的内容大增,并因此而出现了前所未有之情形。

  据清《赣州府志》统计:自明正德元年(1506年),即明中期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368年里,见于记载的兵火便有148起。其中明正德至崇桢137年间34起,清顺治至嘉庆176间31起,道光至同治53年间83起。这还不包括赣南当时属南安府和宁都直隶州所领县地的兵祸数。在这148起中,起源或波及“三南”、安远、寻乌一带围屋较多县的兵火,就有92起,平均每四年就有一起。而在这一带边界山区盘踞出没的小股土匪,则还不知凡几。

  明后期,赣闽粤湘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此起彼伏。《龙南县志》载:“有明之季、奸宄不靖,兵燹蹂躏,几无宁岁。”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镇压,明弘治八年(1495年)始,在赣州设南赣巡抚,巡抚赣闽粤湘四省交界的“八府一州”,清三代时,在赣南也不太平,滇、闽、粤“三藩之乱”的叛将均进入赣南,引起安插在赣南屯田、原郑氏旧部将士的呼应,及其他投诚官兵和民众的响应。于是,已经旷日持久的战火,又继续熊熊燃烧下去。道光以后,因列强的入侵,清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矛盾进一步尖锐,赣南这块本来就不安静的热土,又进入一次百余年的铁血狂飚,太平天国的洪波,贯穿始终,经久不息,其下线可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的国共之争。因此,现存的赣南围屋数,约70%都是这一历史时期所建。

  4、宗族间激烈的械斗

  客家人受先祖士族门阀观念的影响,加之本身形成的坎坷历史,遂形成了一种讲宗亲,重家族的传统,这也是客家人在辗转千里的再三迁徙中,赖以生存、不被同化、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使他们养成了好讼斗很的恶习,为了本姓宗族的利益,往往不惜身家性命而大动干戈,结下世仇,乃至数十百年不解。明代晚期以后,由于大量闽粤客家迁回赣南,于是激起新老客家之间、先来的和后来的客家之间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因此,宗族矛盾、土客矛盾十分激烈,诸如山水田产,风水屋场,奸情斗殴之争等,均可引发大规模的宗姓械斗。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