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星空
首页 > 人物星空

人类学视角下的江西客家跳觋仪式比较研究--李启福 李上

发布时间:2014-07-31

  人类学视角下的江西客家跳觋仪式比较研究

  李启福 李上

  (江西赣南师范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内容摘要:“跳觋”被认为是承载兴国山歌的载体,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以跳觋“藏禁”仪式为生发点,通过江西赣州会昌、崇义以及江西赣西宜春、广东兴宁的跳覡仪式,揭示兴国山歌与跳覡仪式只是不期而遇并非唯一载体。跳覡仪式流传到兴国和山歌结合而已,流传到宜春、兴宁也和当地方言、民间歌曲结合形成独特形式,基因相同而面貌各异。因此,兴国山歌是以跳覡仪式为载体而传承的结论为时尚早。

  关键词:觋与山歌;闽西奶娘崇拜;粤北兴宁觋;赣西宜春覡;赣南会昌《海青》;崇义《告圣》

  “觋”字最早的文献依据也出现于《国语》,也有《周礼》 谓:“男亦曰巫,女不可曰觋也。”巫从有男女之分至周混合称谓,男可称巫或觋,而女只能称为巫,觋是男巫的专有名称。“觋”的出现其实是父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男性占主导地位而形成的称谓和职权的转换和划分。

  《辞源》 中“巫”和“巫觋”的解释:巫: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周礼男亦曰巫。又:家为巫史。商代最重巫,至周地位渐降,周礼把司巫列为中士,属于司祝。巫觋:男女巫的合称。荀子正论:“出户而巫觋有事”注:女曰巫,男曰觋。有事,袚除不详。汉王符潜夫论正论:“巫觋祝请,亦其祝也。”

  这是巫合理行于天下的时代。战国秦汉以后,巫觋的地位和权威每况日下,沦为人们鄙视的对象。到殷商后期降为王权的帮手,春秋时代,理性思想的萌生,使巫沦为迷乱百姓、胡作非为的代名词。

  汉代《说文解字》 中对“巫”、“觋”的解释: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能斋素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与迄今最早关于“巫”、“觋”的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国语•楚语下》 的内容一致:楚国大夫观射夫述曰:“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由上可见,巫觋有男女之分,巫之所以为女巫大概是母系社会的象征。

  汉代高明的知识分子对巫觋作出了明确的理性的批判。王符《潜夫论﹒浮侈篇》:《诗》刺:不绩其麻,女也婆娑。今多不修中馈,修其蚕织,而起学巫祝,鼓舞事神,以欺诬细民,荧惑百姓。巫祝的角色由此变成欺诈、迷惑人民的骗人把戏。巫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转向民间,百姓浓重的迷信观念仍给了它存活的土壤。

  上述从巫术萌芽于原始社会,巫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 ,对世界文化、人类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19世纪晚期,西方文化人类学界的弗雷泽认为巫术是人类超自然行为最早的形式,而随文明的进化,其所才有宗教,而至于科学的出现 。巫觋实际上是“巫”的统称,但起初两者并不连称,且独立成义。关于“巫”的来源,迄今最早的实物证据为甲骨文,至少能从殷商时期开始确认巫觋的产生。

  一、兴国“跳觋” 与源自福建古田的民间信仰

  兴国县地处赣州市北部,属赣州市管辖。它自建县起已逾千年,如今,县所辖25个乡镇,在兴国,有一种民间信仰仪式“跳觋”,充分运用了广大百姓喜爱的兴国山歌,巧妙地将其引入庄重的仪式场合,颇具特色,跳觋中的兴国山歌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地人有“是觋公就一定会唱兴国山歌”的说法,兴国的跳觋于是就有了与兴国山歌水乳交融的关系。

  (一)兴国跳觋及历史渊源

  关于兴国的跳觋的历史,姚荣滔在《兴国县的跳觋风俗》 写道:

  跳觋风俗传至闽西以后,在福建省古田临水宫陈家庄又有陈奶娘、林奶娘、李奶娘将这一风俗进一步完善。在兴莲莲塘,则在清康熙年间由福建长汀一名姓赖的觋师迁至莲塘村福源竹篙岭下开基并在此设坛。族有族谱,觋有觋谱,遗憾的是觋族被毁已无法查考,故他们的师派也只能凭记忆从莲塘开基祖师算起,现莲塘仍健在的觋师已是第8代传人了。这在刘晓春《山歌,渐行渐远》提及:“张继贵是兴国觋公的第八代传人”,其中张继贵就是姚在文中提及的“莲塘第八代觋师”。笔者认为刘晓春将张继贵放大为兴国觋公的第八代传人,似乎以偏概全。通过调查,各地觋公师承不同,派别各异,并各自有主要的活动范围,我们对此说法存疑。

  赣州客家地区所祭拜的的女神包括观音,临水夫人,三霄仙娘,七姑娘娘,紫姑,麻姑,花神,斗母等。

  首先“观世音大慈大悲”神性最有影响,客家人家中都供奉着观音像,遭遇苦难时,心理诉求普度众生的观音一定会帮助自己,故纷纷向其寄托精神的慰藉,观音信仰不仅在客家地区同时在中国也是最普遍的。

  其次是临水夫人陈靖姑,属于“三奶夫人”(陈林李奶娘)为主神的夫人教,上属闾山教。晚清《闽杂记》载:陈夫人亦称临水夫人,闽中各郡县皆有庙,夫人奉祀尤谨。

  可见临水夫人在福建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清代闾山教由福建尤溪县传至龙岩直隶州,再传至赣南宁都直隶州和瑞金县,又由宁都和瑞金传至石城县以及赣南其他地区。 在赣南地区关于跳觋的传说故事有很多版本,名称各异,但题材都是描述观音为除白蛇,幻化了三位奶娘收除邪鬼灾难的故事。徐盛久在2009年8月16日的采访中向笔者讲述了他所知道的“三奶夫人”的故事:

  唐朝开始有跳觋从福建传过来,三位奶娘是福建人。宋朝传至兴国兴盛。古时说观世音坐在船上梳头,白头发掉进河里,她掐指一算“不好,这白发会变白蛇”,于是作了三个纸人,但要长大后才能去收白蛇。传说福建福州府古田县临水宫一庙里的白蛇每年要祭童男童女,按照村中各姓轮着祭。。。陈、林姓二人就学成了功夫,但李姓小姐没学到,二人便要求教其武艺,“行罡”中的武罡就代表李奶娘在船上学武。

  民间认为,对于新生儿而言,生命初始,抵抗力较为脆弱,容易受邪神或病痛的侵扰与伤害,投拜奶娘,归姓于神,可以以神之名抵御不净之物,得到周全的保护,加之旧时卫生条件、医疗设施不发达,祈求神明庇佑便更为合情合理。

  王秋桂主编的《福建省建阳市闾山派科仪本》中“建阳的民间信仰”:

  临水宫,祀陈、林、李三位夫人,它们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因一直被官府视为“淫神”和“淫祀”,故不见志书记载,直到民国版县志才有所涉及。据其志载云:奶娘庙在崇政里双井村。清嘉庆十六年建。宣统二年重建,将基址廓充,较之旧仅一檐,规模丕焕矣。各村男女抱病问药、抽签极其灵效。今更名临水宫。(民国十八年版《建阳县志》卷八祠祀,页八一)

  兴国的跳觋源于福建,“跳觋”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为幼儿、妇女祈求保佑平安与繁衍生息相关的愿事,此外间或还有为疑难杂症的病人进行的法事。

  (二)兴国的跳觋的仪式及程序

  藏禁仪式,多用于为幼童消灾保安,一般针对刚出生至两、三岁的小孩,男女均可。在民间,给幼儿算命时,如果算到孩子“没根”,如同树木没根长不大一样,便需要“栽根藏禁”,保佑其无病无痛、幼年顺利、“根基稳固”。开禁,即开花藏禁,表示父辈曾藏禁,繁衍下一代之后,开父亲的禁坛,再藏儿子的禁坛,代代相传。暖禁,在藏禁的时候,根据菩萨是否准告,问告的时候问是否准长生禁,准告就不需要暖禁,等下一代出生再开禁即可,不准则问几年再暖,年数不等。年数长短由东家决定,然后由觋公代为问告,少则3年,多则15、20年,直到准顺告为止。暖禁仪式,主要是更换禁坛里霉烂的谷种,表示添兵加粮、巩固根基的寓意。一般为十余岁的小孩。

  为未生育妇女而做的“包花”,程序包括:祈师、接师、行罡、解粮、上表、祭将、包花斩煞、藏禁(藏妇女的生辰八字)、猜花、安禁、送神,夫妇扛锅盖,在上斩狗头,然后埋掉,生小孩之后开禁。其中,“行罡”环节当下较为少见。

  与病人有关的仪式为赎魂(或称斩癫)。赎魂称追魂、做半夜。其他程序同藏禁,但内容不同,较为特殊。该仪式不需要与病人见面,只要拿着病人的衣服画上十字架,病人的背上就会显现图像。

  兴国的跳觋程序简述:

  1、“扎灶科”:向东南西北中,祭拜36“灶神君”、72“灶君神”,做法事,修文书,恭对灶神如说似唱(四字句念为主,七字句唱为主),亦可全唱。

  2、“起师科”: 唱请天地神灵、儒释道三教到大圣至成文宣王、孔夫子3千学士、72贤人,从鲁班、张天师到蒙恬、李斯、无边列神到历代曾祖考妣。

  3、“接师科”:锣角常鸣,迎师接驾众仙神,天仙、地仙、法仙,王母派兵塞鬼路,师太、师公、师爷、师娘、哪咤太子、陈林李氏三仙娘,一拨一拨唱请各路神仙。(下坛)

  4、“上表科”:上奏文表,请上界神明,日宫、月府、二十八宿星君,三元三品三官,三百六古应感天尊,十二龙神,门神户蔚,井社神君,下赴龙坛亲接表。(宣表文)玉皇咒,玄天咒,老君咒,星斗咒,奶娘咒,殷郊咒,宗师咒,当坊咒,万神朝礼等咒。

  5、“行罡”:分文武两罡——文罡唱《绣荷包》、《绣褡裢》、《打鞋底》等民歌。武罡表演武术如“翻天扑地”、“流利滑石”、“鲤鱼变白”、“黄龙缠柱”等功夫高难动作。

  6、“解粮”:三角班,有化装,二人杠调盘(请客端菜的方木盘)象征船,艄公扁担象征浆,唱《解粮歌》:正月解粮是新年,百草不发茶花生,玄宗天子将皇帝,叶世娘娘置花园。二月解粮是花招,张飞云长去扶朝,刘备一人登天下,孔明点兵乱曹操。。。。。。 “行罡”、“解粮” 程序与观众逗乐解乏不算科。

  7、“祭(谢)将科”:安置东南西北中五方病大王,十二月王十二月将,二十四热七十二候,天地年日时煞,天上一千二百位,地下一千二百位,请凶神煞神不捣乱。

  8、“藏禁科”:如果长辈曾“藏禁”,则须开禁 :长辈于高台定子(筛米拣出谷子时用的容器大簸箕)内坐着撑伞为小孩把五谷(茶叶、谷子、瓜子、黄豆、麻子)铜钱十二个,花童(藏禁小孩)的眉毛、头发、手指甲放入小瓦罐中。

  9、斩关煞(过天桥):十二关煞中,“金鸡”、“白鹤”、“南蛇”、“天狗”、“五鬼”、“六害”、“白虎”、“芭蕉”、“蜈蚣”、“木马”等十关煞一一过斩,“金狮”把水口,“宝塔”运风龙不斩。最后压泰山令拆桥。

  10、“送禁科”:为花童藏禁的小瓦罐送入房间橱内。

  11、“送神科”:(吹角)送我师傅天上去,天(水、路)上去,飞去驾马转天宫。(吹角)。。。,唱送开始“接师科”中请来的众神仙:。。。。。。神仙请上马,各自登前程 (下坛)“藏禁”仪式结束。

  (三)岭南的粤北兴宁跳觋与兴国跳觋基本相同

  此外,广东《兴宁县志》有记载:病鲜服药,信巫觋,鸣锣吹角,咒鬼令安适,名曰跳茅山。 此习俗与跳觋同出一辙。另外还有《还愿》《解难》,为保家中平安,或小孩生病时,许愿若病好就跳觋感谢神灵。要念《改愿科》、《退保状》,意为谢罪。程序与藏禁大同小异,将“藏禁”改为“改愿”:祈师、接师、解粮、上表、祭将、改愿、猜花、送神。

  兴国“跳觋”多以“藏禁”为主,“正坛功夫”程序:1、祈师;2、接师;3、行罡;4、解粮;5、上表;6、祭将;7、开禁散花;8、藏禁;9、过关斩煞;10、上锁;11、猜花;12、安禁;13、送神。两个部分。世俗山歌部分穿插在“解粮”之后。因时代的不同,两部分所占比例有所差异。第三环节现较为少见。据觋公徐盛久回忆,在20世纪初和80年代初,兴国山歌甚至与“正坛功夫”花费的时间相当。

  二、赣西宜春洪江乡年坑村与兴国跳觋仪式比较

  (一)赣西宜春市洪江乡年坑村跳覡

  不少人以为跳覡只是兴国的专利,宜春市洪江乡年坑村也有巫师法事跳覡。在中国舞蹈集成载有宜春“跳覡”,据1904年出生的洪江乡年坑村刘发盛采访记录:传说唐代南岳衡山孤坟庙有一白蛇精为害,每年要送一对童男、女祭妖。有陈、林、李三个异姓姐妹,这一年轮到其中一人祭妖。有一夜,三人同时梦见板山仙师,道法高强能驱妖救难。于是,三姐妹结伴寻仙学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法剑,斩蛇精,为民除了害。。。。。这和兴国山歌传承人徐盛久说的故事一样。

  1. 宜春跳覡基本程序

  宜春跳覡同样是巫师作法从戌时至凌晨寅时约十小时。“法坛”设在厅堂,堂中摆八仙桌一张,桌上供三仙娘娘神像和王、马、温、殷四神将牌位,桌前用桌围装饰,上摆三副八卦、一把令尺、一支铜角,也有用牛角的,作法时吹响,发出嘟嘟之声(这和兴国跳覡用金属锡打制的俗称“画角”差不多)。响刀及书画“咒符”等文具。觋公身穿黑色衣衫,头披红布,戴缨簪冠。作法按传统程式也是十三个科目大多相同:请师、扎灶、开坛、捎病、申状、差将、健盘、问卦、收魂、做解、打阳刀、进保状、送神。

  2. 宜春跳覡中“申状”舞蹈性较强

  其中 “申状”一段是觋公法事中舞蹈性较强的段落。觋公左手执纸折扇,托一块红布,将“状文”平整地叠在红布上面再压上三支香。右手执令尺或执响刀,口中念念有词。舞姿轻盈飘逸,由于内在的轫劲所产生的身体的颤动,配上“呈书步”,在流水行云般飘逸的行进中,身体平稳不摇摆。舞蹈的韧、颤、轻、稳,既表现了觋公作法的功夫,也反映了舞蹈的风格特点。

  这科目和兴国的“上表”(向神上诉表文)是同一科目,但兴国跳覡以说唱为主,宜春跳覡“申状”(向神申诉状)以舞蹈为主。

  3. 宜春跳覡念经的腔调念词而无旋律

  宜春跳覡的伴奏用一锣一鼓(兴国跳覡不用鼓),三拍子贯穿始终。‖笃笃咣 咣‖自然地形成强弱倒置,即次弱、弱、强。节奏特点富有特殊效果,是我国古老音乐节奏在民间的特殊处理。觋公表演时是用念经的腔调念词,无旋律曲谱。这和兴国不唱山歌是的如说似唱时差不多。似有似无的旋律。

  (二)江西会昌县流传的舞蹈《海青》

  1.会昌跳覡《海青》的缘由

  会昌县流传的道教舞蹈《海青》又名《海亲》,是觋公为人驱魔逐邪的一种形式。流行于江西和福建二省交界的许多乡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要有病家邀请,有求必应。表演地点多在人家厅堂中,时间为晚上,短可一个小时,长可通宵达旦。

  据胡至宦(1914~1986年)、欧太养(1925年生)等老艺人介绍:很久以前,观世音云游南海,在云端梳头,不慎将一根白发梳落人间。她掐指一算,预知白发将变成白蛇作孽。。。。。这和兴国、宜春故事一样。

  清同治十一年版的《会昌县志》对此有载:“病者医稍不廖,多请巫人至家,于夜间张挂神像,主人肃衣冠,焚香拜祷。巫者扮女装,神前跳跃,鸣锣吹角。所唱不知何辞,彻旦始歇,名曰坐夜(兴国叫:赎魂、做.坐半夜),又谓之招魂。”又载:“邑自秦汉以前无所考,大抵为百越地”。

  2.会昌跳覡《海青》的音乐特点

  江西会昌县流传的舞蹈《海青》分“借衣借裙”、“巧妆打扮”、“海青学法”、“点兵发粮”、“行罡踏斗”等五节。人物有海青、陈四姑。在厅堂上方摆设神坛,张挂神像,桌面置香炉香烛。神坛下,地上摊一谷簟,簟上置一草席。草席象征陆地,谷簟象征大海,表演者不得将脚踏出席外,否则将“堕入深海” 被内行嗤笑。(这和崇义《告圣》相同限在一“席”之内,越席则谓之“超越仙界”如同一辙)。仪式中一人坐神坛左侧,击小鼓小锣伴唱,

  二人表演。一觋公在神坛前做“点水”、“作揖”、“单手巾花”等舞蹈动作,“妆身”(扮成陈四姑)之后,扎上假发,穿上女衣,开始用女的姿态表演。

  “磨步”舞蹈根据词的意思表演“梳妆、照镜、砻谷、筛米、撑船、摇橹”等劳动动作,动作缓慢自然,富生活气息。另一配角根据变化,有时扮“海青”,有时扮“张六夫人”等人物,装束不改,自由走动,与赣南采茶歌舞“中桩步”相同。除接近生产劳动的动作外, “行罡踏斗”、“锁罡”等驱邪祭神特有的动作和手势。对锡角、铃刀、折扇、雨伞等各种法器的运用也很灵活,既是法器,又可代替生产劳动工具如米筛、碓架、橹桨,还可敲出砻谷、石碓等劳动的音响效果。

  3.会昌跳覡《海青》的音乐特点

  该舞蹈的音乐特点一是以小锣小鼓击节和唱。二是唱词整齐伴之,觋公所用的锡角,虽然只能吹奏1、3、5三个音,特别在“点兵发粮”等情节中其音色,唱腔多为上下句的对称,两句成段。也有以一句反复套唱歌词。三是曲调多为五声羽调式(少数用宫调),这和兴国山歌相似,如说似唱。节奏急促如绕口令,语气及其说唱有祷告、祈求、祝赞等感情。四是觋公穿插当地生活音调,插科打诨,如《喊渡号子》,诙谐风趣,高亢明亮,宛转悠扬。五是衬字唱词多,一个七字句,衬字加上多到十二个字,由于衬词大量增,节拍也就很不规整, 2/4拍与3/4拍交替反复不定。同一首曲调,不同人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衬字的增减、情节感情的需要,在节奏、音程上加以变化。同时也使得说唱丰富多彩。作为浑厚深沉,有波澜壮阔、镇邪降妖之气势。

  (三)江西崇义县上堡乡流传的舞蹈《告圣》

  据民间道士李仲衡(1921年生)介绍:崇义道教流行甚广,最早由熊十四郎、熊十四娘兄妹传授,距今已有八十余代。而他所学的则是湖南汝城苦竹坳康明三郎所传,历经郭孔高、何开一郎、何开二郎、候五二郎、郭正德、王治强、邓继乾、李荣堂,到他已是第十代。他多在江西崇义县与湖南交界处活动。《告圣》是俗称“茅山道士”法事活动“赎魂消灾”中的一个片断。它以歌舞形式程序:安坛、启教、祭将、搬兵,以求扫除邪神恶鬼,消除灾难。舞蹈由一人表演,另一人敲打小锣并为其和唱,地点多在厅堂内,时间为夜晚。场中置一领草席,表演者男扮女装,右手拿师刀,左手拿锡角,边唱边舞。每唱完一小段,即摆姿势念一段道白,并吹锡角助威。

  手舞足蹈的“舞蹈”虽仅以扭、摆为主,进退转身,紧相配合,动作也算细腻流畅,动作连贯而富韵律。动作上以“上不过眉、下不过膝”为规则,面向四个方向做反复,但表演区仅限于“一席之地”,越出则称之为“超越仙界”。

  《告圣》的唱腔字句比较整齐,上下句平衡对称,如说似唱,反复不断,感觉念经。小锣伴奏,很少变化多,与词的疏密相间,起到了烘托气氛之效,衔接唱段,使之起到搭桥过渡的作用。

  结语

  民间认为先有跳觋后有兴国山歌,其实特指的是革命以前到唱兴国山歌宣传革命的这一段时期,跳觋中有大量的兴国山歌,在革命以前早已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既可唱歌传情又可娱乐逗趣,而那时的山歌并没有如今“兴国山歌”的概念和名称。

  从近代的历史看,兴国山歌的存在方式主要为两种方式:其一民俗生活,其二国家符号。民俗生活中,当兴国山歌遭到扼制时,兴国山歌的内容和实质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文革时期,山歌手们都害怕“言多必失”不敢唱了,那时的山歌演唱小心翼翼,但也有文革山歌。“红色”文化的兴国山歌因那段特殊的历史而为众人所熟知,也是本文关注兴国山歌的民俗意义的主旨,还原“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民俗”的兴国山歌也是同样的境遇,一度在仪式场合中消失,另一方面,跳觋作为民俗土壤是孕育兴国山歌的一种平台和载体是否打上个问号或称作“不期而遇”。

  现仍有一种现象容易以讹传讹,混淆了兴国山歌与跳觋的源流,兴国县文化馆员邱展兰在普查中听到跳觋的原话:“唐时起,宋时兴,唐宋跳觋到至今”,此后,一些关于兴国山歌却引用此句,变为:“唐时起,宋时兴,千古流传到至今”作为经典。以上对兴国所在的赣州市会昌《海青》、崇义《告圣》等舞蹈,广东兴宁、赣西宜春的跳觋,源流总体上大同小异,不是人民印象中的“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有的发展与山歌联姻。有的与舞蹈联姻,还有的与念白诵经联姻。所以说兴国山歌是以“跳觋为在体而流传千古”的说法值得怀疑。

  李启福(1955——),男,赣南师范学院教授,硕导,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

  李 上(1985——),女,硕士。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92年6月第一版

  [2] 姚荣滔.兴国县的跳觋风俗.劳格文主编.客家传统社会丛书⑦之赣南庙会与民俗[C].罗勇、林晓平主编. 1998年12月.

  [3] 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2006年(3):93.

  [4] 刘晓春.山歌,渐行渐远[J].读书.2006(4).

  [5] 王芳、李启福.兴国山歌简论[J].江西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4).

  [6] 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与兴国县为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3).

  [7] 姚荣滔负责.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潘毓祥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内部资料).2007年.

  [8] 刘红.思想、行为、音声:中国仪式音乐民族志研究视域——试论仪式音乐研究会的学术宗旨[J].中国音乐学.2008年(2):7.

  [9] 黄健民.简述兴国山歌的发展史.辑自《客家山歌新论》[C].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43.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