鮠鱼
发布时间:2014-06-24
鮠鱼亦称江团、白吉、鮰鱼,俗称鮰鸭鱼,形似鲇鱼。赣江流经的赣县储潭、湖江的河段较多,沿贡江的茅店和沿桃江的大埠、王母渡河段也有少量出现,以出自储潭的最著名,故又称储鱼。为稀有珍贵食用鱼种。
《本草纲目》载:鮠,生江淮间,无鳞鱼,亦鲟属也。头尾身鳍,俱似鲟状,惟鼻短尔。口亦在颌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鱼,背有肉鳍。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中国风水学鼻祖郭璞云,鱯鱼似鲇而大,白色者是矣。北人呼鱯,南人呼鮠,并与鮰音相近,迩来通称鮰鱼,而鱯、鮠之名不彰矣。故鮠鱼又别名魾、鳠(《尔雅》),魤(《本草拾遗》),懒鱼(《本草图经》),蛔鱼、蜾鱼(《纲目》),白戟鱼(姚可成《食物本草》),阔口鱼(《本经逢原》),白冀(《随息居饮食谱》)。
鮠鱼属鱼纲,鲒科(鮠科)。有江鮠和白边鮠两个品种。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略呈椭圆形,浅灰色。吻圆突,口腹位,具须4对。眼小灰白色,身无鳞。背鳍、臀鳍均具硬刺,鳍低而延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有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每尾重1~2公斤,最重的为3~4公斤。栖息河流和江口底层或石缝里,食无脊椎动物和小鱼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汤汁粘糊,营养丰富,又无细刺,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而且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其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滋补营养佳品。富含生物小分子胶原蛋白质,是人体补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以水溶液的形式贮存于人体组织中,易于吸收,对改善组织营养状态和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和美容有食疗功效。
20世纪期间,赣县鮠鱼年捕捞量为1000公斤左右。21世纪以来,按江西省规划部署赣县建立了鮠鱼良种扩繁场,及上犹等地形成鮠鱼产业圈。